製作流域圖鑑、地圖 老坑溪守護者盼生態教育走入校園

老坑溪守護團隊未來將把生態紀錄成果做成流域圖鑑地圖,讓更多孩子能親近溪流。(黃婉婷攝)

執行生態紀錄的過程中,團隊發現野生黃鱔與田鰻。(徐楚茵提供/黃婉婷桃園傳真)

桃園市陽平社區大學爲讓生態在教育紮根,年初時攜手環境守隊永寧裡,進行爲期10個月的楊梅區老坑溪生態調查,未來將把調查結果製成豐富圖鑑與小地圖,推廣至國、中小校園,並致力把教育現場搬到戶外

老坑溪是楊梅「生命之河社子溪的南源,因早年原住民居地老坑而得名,溪源在老坑尾山海拔380公尺處,全長約7公里,河流多彎,最大特色是除人工水圳外,並無其他支流,成爲單一水系,近年來受開發影響,中下游段污染嚴重,僅有上游仍存豐富生態。

新陽平社區大學執行秘書徐楚茵說,由於老坑溪上游多爲客家單性聚落,居民對生態一定意識,卻也感嘆河川遭受破壞,中下游僅能見到吳郭魚琵琶鼠魚等外來物種,因此今年1月,她邀集社大志工、老坑溪水環境巡守隊與永寧里民,跟隨專家腳步走進溪岸,紀錄土地生態。

過程中,衆人根據不同物種習性利用擺放蝦籠釣魚及捕撈的方式,爲當地珍貴物種拍照、存檔,除了溪哥、黃鱔、田鰻等物種,翩翩飛舞的善變蜻蜓現身山林,還出現「水源指標蛇」白腹遊蛇,顯見上游處是乾淨水域證明

「必須要把種子先灑下去!」徐楚茵笑說,待調查完畢後,團隊會將主力放在製作生態圖鑑上,放在公開平臺民衆參閱,也會將物種分佈、流域狀況繪成地圖,搭配劇場故事軟化生硬的保育知識,讓老坑溪流域故事能走入校園,達到向下紮根,進而吸引孩子前來溪中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