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與「虛擬小三」PK超狂!歌劇院引進4D浮空投影舞蹈劇場《奪愛最終回》

▲臺中國家歌劇院「2020 TIFA 臺灣國際藝術節」引進4D Box浮空投影智慧舞臺劇場《奪愛最終回》,讓正宮與「虛擬小三」對打。(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2020臺灣國際藝術節(2020 NTT-TIFA)即將在3月初上檔,今年以「科技藝術」爲主軸,打頭陣的2檔節目是女性親情愛情故事作品,包括3D多媒體歌劇《消逝》;還有引進4D Box浮空投影智慧舞臺的《奪愛最終回》,讓正宮與「虛擬小三」對打,超狂的科技舞力戰場,被丹麥知名錶演藝術部落客贊「從來沒看過這樣的作品,太瘋狂了!」

3D多媒體歌劇《消逝》

▲3D多媒體歌劇《消逝》,描述女性的親情、愛情故事作品。(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TIFA藝術節以「科技藝術」爲主軸亮點,在3月7日、8日登場的多媒體歌劇《消逝》需要配戴3D眼鏡觀看,故事以充滿戲劇性南非荷裔女詩人英格麗.瓊寇(Ingrid Jonker)爲發展基底,譜寫在親情、愛情與母親角色中追尋自我的非凡女性。

瓊寇的一生短暫,在愛情與親情的追尋上歷經波折,她渴望平凡幸福的家庭,卻因情人的背叛歷經二次墮胎,勇於爲人權發聲的政治立場也不被保守的父親接受,32歲時於南非開普敦郊區投海自盡,溺水身亡。這場悲劇呼應着《消逝》的核心故事——一場不幸的溺水事件。

▲在3D成影的劇場空間裡,觀衆猶如走進了女主角的回憶之中。(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劇中對未來充滿不安的母親,即便壟罩在憂鬱的陰影中,仍充滿着母愛的光輝與強大的力量,在最危險的時刻拯救她深愛的兒子。擔任核心角色的是英籍知名女高音凱瑟琳.曼利(Katherine Manley),她曾被紐約時報讚譽歌聲清新優雅」,在劇中她將與兒子的影像二重唱、與分身的自己三重唱,將愛子心切的深層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導演米歇爾馮德艾(Michel van der Aa)於訪談中表示,他十分喜愛詩人英格麗.瓊寇的作品。爲了展現瓊寇戲劇性的人生,他細膩精準運用了多重媒體與現場演唱,讓獨角歌劇《消逝》充滿了戲劇張力與豐富的視覺影像。在3D成影的劇場空間裡,觀衆猶如走進了女主角的回憶之中,感受記憶與情感在時空推移之下的衝擊與感動。

正宮與虛擬小三對打!4D Box舞臺技術《奪愛最終回》

《奪愛最終回》故事描述描述女主角諾拉意外發現男友的曖昧對象,是一名叫索瑪「虛擬人物」,透過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的4D Box舞臺技術,觀衆可透過3D眼鏡,目睹女主角和立體投影出來的「虛擬小三」數回合的精彩舞鬥

這樣的對打看似虛空,卻又真實不過,因爲在現今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時時刻刻都與各種數位化身往來、對抗,甚至沈迷於其中。數位技術的發展,不僅讓現今的親密關係產生變化,也重新定義了發生關係的場域

編舞家舞者諾拉.漢努拉(Noora Hannula)將科技與人際關係的親密連結,透過虛擬女友「索瑪」的角色具象化,並將舞蹈以武打、挑戰肢體極限的方式呈現,整體演出跳脫傳統對「舞蹈」的形式思維。

▲編舞家諾拉(左)飾演有血有肉的「正宮」與「虛擬小三」對打,全程在舞臺上與自己看不見的影像共舞。(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諾拉全程在舞臺上與自己看不見的影像共舞,她表示「與數位對打」或是「和科技間的親密感」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她看不見舞臺上的「對手」,但觀衆看得到,她必須遊走在正確的位置、掌握髮出聲響的時間點,才能達成「雙人鬥舞」。這一切如同科技被我們運用在各種智慧裝置,而我們卻又常被它牽制着。 臺中歌劇院表示,2020 NTT-TIFA儘管有許多新科技藝術的運用,但舞臺上並非僅是絢麗繽紛的技術展示,更是藉由故事與寫實情境,激發出人性底層最真實的感受。

米歇爾.馮德艾《消逝》
演出日期:2020/3/7(六) 14:302020/3/8(日) 14:30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票價:600/900/1500/2000※全長約70分鐘,無中場休息。※英語發音,中、英文字幕。※需配戴3D眼鏡觀賞。 北歐野獸舞團《奪愛最終回》演出日期:2020/3/27(五) 19:302020/3/28(六) 14:30、19:302020/3/29(日) 14:30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票價:800/1000※全長約45分鐘,無中場休息※英語發音,中文字幕※需配戴3D眼鏡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