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微光盒子深耕社區 滋養孩子想像力

政大「微光盒子團隊學生安排攝影課程,學習着搭配光影拍出不同的照片。(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政治大學「微光盒子」團隊,在臺北市山區木柵安康社區執行「安康平宅兒童青少年陪伴計劃」,對當地孩子來說,團隊就像一塊柔軟且溫暖的土壤,滋養孩子的想像力與好奇心,他們在教育部青年署109年全國青年志工團隊競賽中初試啼聲,一舉獲得多位評審青睞,闖進決選。

微光盒子從2018年起步,已在安康社區紮根3年之久,招募志工目前邁入第五屆,共同創辦人黃子芸表示,團隊服務契機在於透過學校USR計劃接觸到安康社區,不希望短暫服務就此畫下句點,因此邀集政大學生們組成微光盒子,從孩子的實際需求出發,如家庭議題、建立自我效能及自信心,期待能爲這個地方孩童及青少年帶來一些改變。

團隊舉辦各種服務如與孩子共餐、進行團體遊戲,循序漸進走入孩子們的內心,也透過辦理職涯探索工作坊,邀請各種行業職人魔術師歌手等,與孩子面對面分享職涯規劃,甚至帶領孩子們前往咖啡廳、公共電視臺等地參觀,陪着孩子們一起刻劃夢想藍圖建構對未來的美好想像。

「真實生活樣子當中必然會遇到挫折,但同時也會看見在所謂黑暗的後面,仍舊有屬於孩子們的光芒。」另一位共同創辦人蕭羣諭回憶說,團隊從兒少角度出發,期待以長期陪伴爲孩子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改變與溫暖,打開微光盒子,讓生活的感動持續發生。

青年署期待青年走入生活,覺察社會需求並展開實際行動,想知道更多志工故事,可參考青年和平志工團臉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ysd.y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