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佈報告:學生做作業時間偏長成績會下滑

報告內容“顛覆”了不少傳統觀念

作業時間偏長成績會下滑 小學生參加課外補習會越補越差

孩子學校所受教育質量怎麼樣?相信這是每一位家長都很關切的問題,如今這個問題有了一個較爲直觀的答案。記者昨天在浙江教育廳舉行的發佈會上獲悉,在過去半年時間裡,浙江組織進行了全省首次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並於昨天通報了評測結果

據瞭解,此次評測覆蓋了全省11個市90個縣(市、區),共有超過5.5萬名中小學生和1.7萬名校長教師參加了測試和調查。由於小學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在各自學齡段最有代表性,所以這兩個年段是重點抽樣區,評測數據中“三年級”代表小學生,“八年級”代表初中生。有趣的是,評測不僅描述了浙江各區域學生的基本學業水平、學習動力與學業負擔的狀況,還在不少地方“顛覆”了家長們的傳統觀念

□記者 陸冠均 漫畫 吳玉涵

觀念一:孩子學習時間越長,成績越好?

——小學生參加課外補習沒效果,作業時間過長成績下降

記者親戚家有個孩子名叫小豪,是紹興市區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記者眼裡,小豪平時學習並不“刻苦”,甚至還有些貪玩,週一到週五他只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通常週末兩天到爺爺奶奶家玩時,還得爸爸媽媽“逼”着才能把作業做完。不過,小豪的成績卻很好,考試也長期處在全班前三名的位置。

小峰是小豪的同班同學,由於雙方家長相識,他的父母常會拿自家孩子和小豪比較,可是小峰的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所以他父母常會嘮叨“你看你的成績怎麼老是比不上人家小豪呢?”小峰對此感到很“委屈”,事實上,自己每天都在做課外習題,週末家長還爲他報了補習班,可是自己的成績就是不見提高。

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調查發現,三年級學生中,每天校內作業1小時左右的學生成績最好,超過1小時後,學生學業成績隨着作業時間的增加逐步降低。”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任繆水娟介紹說道,“而對於八年級學生,作業時間超過3小時後,學業成績也呈現出下降趨勢。”此外,相關數據顯示,三年級學生參加課外補習,不會帶來成績的提高,反而“越補越差”,而八年級學生參加課外補習,成績則有所差異,但並不明顯。

●用數據說話 浙江中小學生的作業壓力不小

按照國家規定,三年級學生每天作業時間應不超過60分鐘,八年級學生每天作業時間應不超過90分鐘。

而據評測結果,有46%的三年級學生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需時不超過1小時,19%的學生的作業時間超過2小時;八年級學生中,每天作業時間不超過2小時的佔52%,每天作業時間超過3小時的佔17%。可見,浙江中小學生的作業壓力不小。

觀念二:孩子每天保持8個小時的睡眠最好

——學生睡眠不足導致師生關係惡化,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

每天晚上9點多,小豪就一定會被他媽媽“趕到”牀上去,雖然愛玩的小豪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不過在媽媽少有的嚴厲眼神下,他只能乖乖爬到牀上眯眼睛。第二天早上,小豪媽媽會在6點半到7點這段時間裡叫醒他,準確起牀洗漱吃早飯,然後去上學。

但小峰就不一樣了,每天放學回家後,他除了要做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要“開小竈”,做一套額外的習題。話雖如此,可是小峰也沒把休閒娛樂給落下,除了要看動畫片《熊出沒》,他還常拿爸爸的iPhone手機來玩遊戲,只要自己把作業完成了,小峰的父母也不會多加限制,所以他每天晚上睡覺的時間都在10點半以後,有時甚至會晚於11點。

小峰起牀的時間和小豪是一樣的,但在學校的表現就不同了:小豪在上課以及課間活動時都生龍活虎的,而小峰則顯得有些“病怏怏”的,時間一久,老師們變得不太喜歡上課時無精打采的小峰,而在這種氛圍下,小峰對於學習的態度就更消極了。

評測調查發現,學生睡眠不足會導致師生關係惡化,同時學生對學習壓力的主觀感受會越來越消極,學習積極性也大打折扣。

●用數據說話 近5成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按照國家規定,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有9—10小時,中學生睡眠時間應有8—9小時。

而調查數據顯示,三年級學生中,每天睡眠時間9小時以上的只達到了45%,26%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八年級學生中,每天睡眠時間達到8小時的佔30%,27%的學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時。也就是說,浙江有近5成小學生和7成初中生的睡眠時間不足,同時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嚴重不足。

觀念三:只要顧好學習,學校的人際關係無所謂

——好學生通常與他人相處融洽,良好關係和教育質量成正比

小豪無疑是大家眼中的“好學生”,但這並不僅僅因爲他的成績優秀,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和大傢伙“關係好”。放學後到吃晚飯前這段時間,小豪經常會和自己阿姨一起,在小區空地上比賽墊排球;上個週末,他還在一家人面前興奮地談論這週一的校外實踐活動,到時候會和哪個同學一起抓魚;而在學校裡,活潑積極的小豪也很討老師們的喜歡。

與之相對的是像小峰這樣的孩子,平時參與集體活動並不積極,有空餘時間也多是獨自做題或者玩耍。事實上,有許多家長和學生都抱着“只要管牢學習,和別人關係好不好無所謂”的態度,忽視了與家人、老師、同學之間感情的聯絡,而評測結果顯示,大多數學業成績好的學生,和他人關係都“不錯”。

繆水娟主任表示,相關研究表明,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對孩子成長影響較大,它們與學生學業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學生的成長髮展都有比較高的相關性。

●用數據說話 小學生比初中生更“親近”人

調查顯示,70%的三年級學生和57%的八年級學生師生關係良好;75%的三年級學生和51%的八年級學生親子關係良好;78%的三年級學生和72%的八年級學生同伴關係良好。

調查還發現,浙江省三年級學生對師生關係的評價明顯高於八年級學生,而與以往全國大型調查數據比較,浙江省八年級學生親子關係良好的學生比例偏低,可見小學生們要比初中學長們更“親近”人。

浙江學生學業負擔好於全國平均水平

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昨天也參加了發佈會,作爲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教授在首次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評測上出力甚多,他指出,浙江省總體學業水平顯著優於國內平均水平:“數據顯示,三年級學生中分別有98%和97%的學生達到語文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要知道香港小學的這一數據也不過是80%到85%。”

談到浙江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時,劉教授坦言:“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浙江學生的負擔不輕,但好於全國平均水平。”劉教授認爲,浙江學生睡眠的整體情況和作業時間都優於全國常模,但與同類地區(上海、江蘇等)比較,仍位居中等水平,還是存在學生少睡眠多作業的問題,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此次評測的數據表明,“教師教學方式”和“親子關係”對小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的影響比較大;對於初中生,“學校歸屬感”、“學習動力”和“師生關係”的影響更爲顯著。“家長和老師們可以注意從這些方面着手,這也會是今後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劉教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