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色 老師傅的絕學密碼

李湞吉(左)除了是知名攝影家,本身也擅長手工上色,他早年拍攝許多當地人照片並上色以作爲展示,曾是他模特兒的賽夏族女子風美香(右)見到15歲的自己甚感驚喜。(黃子明攝)

1980年代以前,彩色底片與照片仍不普及,一般人想獲得彩色照片,通常必須靠照相館師傅以手工上色。隨着彩色技術進步及數位科技普及,如今有多款APP可以輕易將黑白照片上色,這項傳統手工藝逐漸消失,淡出人們記憶。但苗栗南莊的老攝影家李湞吉仍保有這項古老技藝,他靠着雙手就可將黑白照片轉化成獨一無二的彩色照片。

李湞吉的父親李旺秀畫像師出身,經營南莊兩家相館之一的玉光照相館,從小耳濡目染的李湞吉,暗房修片技巧樣樣精通,是父親得力助手,有時還會代父上場擔任攝影師。13歲開始練習手工上色,當時藉此賺取零用錢,更因此奠定相關技術的基礎。高中畢業大學聯考落榜,註定他要承襲父業,他退伍後接手相館,更改進上色技巧,能夠着出近乎天衣無縫的彩色照片,令人稱奇!但他也因爲長年使用手指上色,右手食指竟因此扭曲變形

手工上色頗爲費時,依當時物價來說並不便宜,以1979年的行情爲例,一張24吋手工人油彩收費高達2500元,堪比奢侈品;使用的顏料不論水彩或油彩皆可,當時常用水彩顏料塗布在卡紙上,成爲一張張色紙,不怕顏料幹掉,沾水即可使用,但現已停產,李湞吉仍保有一些當年父親購入的水彩卡紙,見證他手工上色的職業生涯

彩色照片早年因稀少,不僅是一種時髦,更成爲人們還原現實世界的一種想像,這項近乎失傳的技藝,近年有大學相關科系重新列入課程,成爲文創衍生的學習。臺北科技大學文化發展事業吳宇凡老師在他教授的幾門課中,帶領學生學習這門技藝,李湞吉自然成爲他們取經的對象。學生透過黑白老照片上色的考據過程,研究影像史學與對歷史的想像,在一項跨校產學合作展覽中,學生與李湞吉的作品同臺展出,寫下文化傳承佳話

吳宇凡表示,數位上色雖然快速,又能產出完全一樣的作品,但終究少了一些文化傳承與作品溫度感覺;而手工上色的照片每張都是獨一無二,也代表老師傅美感顏色經驗。誠如吳宇凡所言,在李湞吉油彩上色的照片中,從某些角度還可看到他留下的指紋,就像他的身分密碼植入一張張爲人量身訂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