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賣不出去的0.7部手機

賣不出去的0.7部手機。(圖/讀者雜誌提供)

如今,幾乎人人使用手機,並且幾乎沒有人會覺得自己不需要手機。可是,當我們回顧過去20年中因爲資本介入而進行的工業化進程時會發現,它導致了沒有人知道需求在哪裡的特殊現象。現在很多東西不是爲滿足某種具體需求而生產的,反而是先製造出來產品,再創造一種需求讓人們去追求製造出來的產品。

例如,蘋果公司推出最新款iPhone,從需求層面來看,大概每個人都有手機,而且每個人都覺得手機是必需品。也就是說,我們心裡都存有這種需求,但這個需求是從哪裡產生的?並不是在沒有手機的時候促使人們去想如果可以擁有一部手機該有多好,也絕對不是指在最新款iPhone沒有出現時,我們就預先設想我現在需要最新款的iPhone。我們不會用這種方式與這些工業製品產生關係。

這就衍生出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可以去查一個特殊的、被忽略的數字,那就是過去20年中,到底有多少被設計、製造出來,但是從未被出售、使用的手機。這些手機自被生產出來之後,甚至沒有進入市場,就只是被存放在倉庫裡。然後等到過時,就變成垃圾,或是變成回收品,被拆解回收。

賣不出去的0.7部手機。(圖/讀者雜誌提供)

這種手機的數量有多少?其數字非常驚人。手機行業是高科技產業,它不僅獲利巨大,且銷售迅速。當蘋果公司在設計及製造新款手機的時候,你可以觀察出它的思考模式。

例如,關鍵點在於第一批需要多大生產量,以及如何計算出產量。這是一場豪賭。究竟要生產300萬部手機,還是800萬部?這是個大問題,而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答案。不過在基本的思考模式上,它已經默認了不可能售出蘋果公司所生產的每一部手機,不可能用假定售罄的方式來計算成本和售價。

那麼該如何計算呢?一定要假設這中間有一個加價幅度。加價幅度意味着,並不是計算每賣出一部手機收到的利潤,而是要假定大概要生產1.7部手機,才能賣出1部手機,從而推算出售價。

你必須用上述方式去計算成本與售價之間的關係。但這也意味着,因爲產品與需求者脫節了,我們不以需求者的需求來製造產品,所以必然產生非常驚人而且可怕的浪費。

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就已經預見現今資本主義系統裡的巨大問題。在對資本批判性的解釋中,他提示我們,資本介入之後重整的生產,發生了幾個相關聯的重要現象。

第一,產品與工人的意志沒有關聯。工人不能自己決定要生產什麼,更進一步,工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生產什麼。

第二,產品與需求者脫離了。並不是因爲有一個需要鏟子的人,所以他去找一個鐵匠幫他鍛造一把鏟子。很多產品在生產時,並不確定產品的需求量,也不知道需求者在哪裡;而是必須先從生產設計開始去設想,等到產品完成之後,再運用各種手段去刺激產品的需求,增加產品的需求者。

也就是說,由於產品與工人無關,也與需求者無關,所以最終會造成非常大的浪費。

服裝業的浪費

所有人都覺得手機行業是光鮮亮麗且有效率的先進行業,如果再看另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成衣業,浪費的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提及大衆所熟悉的成衣品牌,它們的商業模式、製造模式或者資本模式是怎樣的?它們所進行的生產的假設,大概是以每兩週到一個月的頻率,更換商店裡的商品線,其目的是用快速、大量的製造來刺激需求。換句話說,製造成了需求的來源─不再是以原始的人類基本慾望去產生需求,反而演變成去追求滿足需求的製造。

每兩週或一個月更換一批商品,用意是在刺激你或提醒你,衣櫥每3個月就要換一批衣服。本來一件衣服可以穿15次或20次,可是由於快時尚製造刺激了集體需求,迫於流行的壓力,你很可能購入了1件衣服,卻只穿3次就不再穿了,因爲它已經不再是當季的流行品。

這已經成爲一種浪費:1件衣服本來可以穿20次,現在卻穿3次就丟棄不穿了。但你沒有察覺到更大的浪費:快時尚公司需要每兩週或每個月更換一次產品線,當它們在進行生產的時候,生產與需求之間出現了一道鴻溝。

具體而言,一家手機工廠在製造手機的時候,它假想每賣出1部手機,就必須生產1.7部手機,換句話說,有0.7部手機必然在生產的時候就被假定是要浪費的,把這些都作爲成本算進去,得出1部確定能賣掉的手機應該標出的售價。同理,如何去計算成衣企業的獲利公式?它們的計算方式不是1:1.7,而是1:3甚至1:5。爲了售出1件衣服,刺激顧客更頻繁地進入商店購買衣服,他們可能需要生產3倍甚至5倍的產品。這也就意味着,他們每賣掉1件衣服,最後可能要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報廢掉2至4件衣服。

爲什麼人們的需求能被激發?因爲流行服飾很便宜,其價格大部分人能夠承受。但對地球資源來說,這是龐大的浪費。

所謂必然的浪費並不是因爲生意不興隆,每生產3件衣服只能賣掉1件,而是在商業資本運作的邏輯下,事先設定生產的3件衣服中只要賣掉1件,就能夠維持商業的正常運轉。這也就意味着,不論是地球資源,還是人力,在這個行業內都假定了有2/3的浪費。

不勞動的人

這當然是馬克思來不及看到的現象。然而此現象產生的原因,已經包含在馬克思對資本分析的理論中。即工人不能決定產品,需求者也不能決定產品。在此狀況下,由資本家─控有生產工具的人─來決定生產什麼樣的商品。在這種狀況下,製造走在前頭,需求跟在後面,因此製造跟需求之間的落差就會帶來龐大的浪費。

在資本秩序下,因爲發生了從生產到需求的落差,所以在生產任何東西之前都必須先投資,每一樣東西都需要資本,也都牽涉高度的不確定性。當投資生產的時候,因爲生產不針對任何一個特定的需求,所以,首先,我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需求;其次,我們不知道需求者、消費者在哪裡;最後,我們也不知道需求者、消費者什麼時候纔會購買產品。

因而,在資本主義系統裡存在着非常漫長的時間上的不確定性,這種時間上的不確定性進一步造成生產對資本的高度依賴。生產者先要有一大筆錢去添購機器、僱用工人、購買原料,把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還要等待這個產品的上市時間,等產品被大衆購買之後,生產者才能獲利。

在獲利之前,生產者對於資本的需求更大。大家都需要資本,於是在不確定的時間中,你就必須負擔資本的利息。所以,隨着社會、經濟對資本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資本能得到的利息也就越來越高。用今天的語言來說,金融市場越來越活躍,資金需求越來越大,投資的可能性越高,最後產生的效果是利息所得和勞動所得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意味着,在正常狀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做一個不勞動的人,想辦法讓自己成爲投資者,讓自己變成運用信用和利息來獲利的人。

這種人越來越多,金融市場也不斷擴張,我們對勞動價值的追求也就越來越低,連帶造成勞動力貶值,同時必然帶來勞動者地位的下降。勞動者地位下降了,工人又覺得自己賺得很少,連工人都不想繼續當工人,也就意味着勞動者的人數會一直下降。

從馬克思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少的人勞動,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分享勞動所得,於是勞動者能留在自己身上的價值就越來越少。到達一定程度,當勞動者的供給不足以支撐整個勞動結構,勞動生產的整個架構就會瓦解。一個社會失去了勞動的價值增生,勞動價值的所有系統也就隨之瓦解了。這是馬克思預言資本主義無法維繫的一項因素。

雖然關於資本與勞動如何分配利益,從市場經濟角度看,這套邏輯完全合理─在供給與需求上可以解釋清楚,例如,新的成衣品牌爲什麼需要大量製造?因爲即使大量製造,它們仍然可以獲利,即使3件衣服裡只售出1件,他們所創造的需求仍然可以支撐他們的供給─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從馬克思的資本分析角度來看,這種現象完全不合理,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問題。

讀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應該從中尋求看待經濟問題的另一個角度,並且看到不同的價值和問題。

賣不出去的0.7部手機。(圖/讀者雜誌提供)

(字字錦/摘自海南出版社《〈資本論〉的讀法:資本及其創造的現代世界》一書,圖/〔德〕斯特芬‧克拉夫特)

本文作者:楊照

(本文摘自《讀者雜誌3月號》)

《讀者雜誌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