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宋朝的「深夜食堂」

宋朝的「深夜食堂」。(圖/讀者雜誌提供)

日劇《深夜食堂》以「暖胃的美食+暖心的故事」收穫了衆多擁躉。作爲一名歷史愛好者,我來講幾個發生在宋朝「深夜食堂」的暖心故事吧。

我想講宋朝的故事,是因爲這類供「夜貓子」吃喝的都市「深夜食堂」,無論大排檔,還是飯店,都是到了宋朝才普遍出現的。

宋朝之前,城市通常都實行夜禁。

入宋之後,官府縮短了夜禁的時間,「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即夜裡12點之前並不禁夜,酒樓、飯店、大排檔都可以營業。到了北宋後期,城市的夜禁制度更是完全鬆弛下來,宣佈禁夜時間的街鼓再也沒有響起。因此,宋朝的夜市非常繁華,「深夜食堂」很常見。比如在北宋的開封,「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在南宋的杭州,「大街一兩處麪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麪店,通宵買賣,交曉不絕」,「冬月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

在宋朝的「深夜食堂」,人們可以吃到各種美食:「大街有車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遊觀之人」;「又有沿街頭盤叫賣姜豉、膘皮䐑子、炙椒、酸兒、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又有擔架子賣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臘肉、細粉科頭、姜蝦…」按美國漢學家尤金‧安德森在其著作《中國食物》中的說法:「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生於宋朝。唐朝的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緻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地方鄉紳的興起推動了食物的精細化發展─宮廷御宴奢華如故,但不如商人和地方精英的飲食富有創意。」

北宋的東京城裡,最繁華的「深夜食堂」當屬樊樓。

宋初有個叫劉子翬的詩人,寫過一首追憶北宋樊樓繁華的紀事詩:「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這樊樓的燈火之下,發生過多少讓詩人感慨的故事啊!只是許多故事都消失在歷史長河的深處,只有少數故事在宋人的筆記與話本中流傳下來。

我接下來要講的幾個暖心故事,就發生在樊樓的燈光下。

話說有一日夜晚,一位在京讀書的福建李姓士子帶了幾個朋友來樊樓飲酒。直飲至下半夜,樊樓即將打烊,這位李姓士子才猛然想起,日間在樊樓隔壁的茶肆喝茶,落下一包金子。他記得,喝茶的時候,自己將那包金子擱在桌面上,因爲朋友招呼他到樊樓歡飲,走得急了,竟然忘記帶走。但此時已是深夜,李姓士子心想,茶肆中往來者如織,金子肯定已被人拿走,尋不回來了,於是沒有再去詢問。

過了幾年,李姓士子重遊東京,又跟友人到樊樓邊的那家茶肆喝茶,想起往事,忍不住向友人感嘆道:「某往年在此,曾丟失一包金子,自謂狼狽凍餒,不能得回家。今日天與之,幸復能至此。」這話被茶肆的主人聽到,過來行禮詢問:「官人說什麼事?」李姓士子道:「某三四年前,曾在盛肆吃茶,遺下一包金子,是時以相知(朋友)招飲,不曾拜稟。」茶肆主人又問:「官人當時穿什麼衣服?坐在哪一張桌子?」李姓士子一一相告。

茶肆主人聽後說:「您遺下的包袱,我當時也發現了,也曾叫人將包袱送還您。只是您走得急,人潮中不可辨認,只好將包袱暫且保管下來,只道您次日必會來取,不想一晃三四年過去了。您的包袱我從未打開,拿着覺得很沉,想來應該是黃白之物。你且說說裡面金子的塊數與重量,如果相符,我取來還您。」

茶肆主人當下取了一架梯子,登上茶肆裡的一間小棚樓,李姓士子也隨至樓上。只見棚樓裡堆了很多客人遺失的物品,每件物品都貼了標籤,註明「某年某月某日某色人所遺下者」。樓角里有一個小包袱,「封結如故」,正是李姓士子所遺,上面也貼了標籤,「某年月日一官人所遺下」。

下了棚樓,茶肆主人詢問包袱內的金子塊數與重量,李姓士子說裡面有金子若干塊、若干兩。茶肆主人打開包袱相驗,果然符合,便將金子全部還給了李姓士子。李姓士子要分一半給他,他堅決不收,說:「我若見利忘義,匿而不告,官人將如何?又不可以官法相加。我這麼做,是常恐有愧於心也。」李姓士子又要請他到樊樓飲酒,「亦堅辭不往」。

這個真實的故事記錄在宋人王明清的《摭青雜說》中,至今讀來,仍深受感動。

又有一日,樊樓來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客人,叫沈偕,是湖州的「富二代」。他來京師遊學,聽說東京的歌妓蔡奴「聲價甲於都下」,便買了一大把珍珠,撒在蔡奴家的屋頂上,由此討得美人歡心。這日入夜,沈偕便帶着蔡奴,登上樊樓飲酒。沈公子很高興,對樊樓裡在座的客人說:「大家盡歡,今晚我請客。」歡飲到深夜,沈偕「盡爲還所直而去」,即替樊樓裡所有的客人買了單。

這次請客,沈偕到底掏了多少錢,史料沒有明說,但肯定不是小數目。因爲樊樓可是京師酒肆之甲,每日飲徒常千餘人。

樊樓夜間的熱鬧與喧譁,甚至將附近的皇宮也襯托得冷冷清清。一日深夜,宋仁宗在宮中聽到絲竹歌笑之聲,便問宮人:「此何處作樂?」宮人說:「此民間酒樓作樂處。」說完,宮人又發了一句牢騷:「官家且聽,外間如此快活,都不似我宮中如此冷冷落落也。」宋仁宗說:「汝知否?我因如此冷落,故渠(他們)得如此快活。我若爲渠(像他們一樣享受快活),渠便冷落矣。」

面對民間「深夜食堂」的喧鬧,宋仁宗自覺地剋制了自己縱情享受紫陌紅塵的慾望,甘受「冷落」。因爲他明白:只有自己保持克制,民間才能保持繁華。

■吳 鉤

其實皇宮之內也有豪華的「深夜食堂」─御廚,但這內廷的「深夜食堂」也是十分冷清的。又有一日深夜,仁宗皇帝覺得肚子餓,想吃燒羊,但寢宮未準備消夜,他只好忍着,哪知越忍越餓,以致失眠。次日早朝,仁宗的氣色便不是很好。大臣上前詢問:「今日天顏若有不豫然,何也?」仁宗說:「昨夜沒睡好。」大臣還以爲皇帝夜裡沉溺於美色,便進諫說:「陛下當保養聖躬,不可操勞過度。」

仁宗一聽就明白了,忍不住笑道:「只是夜來微餒,偶思食燒羊,既無之,乃不復食,由此失飢。」大臣說:「何不叫宮裡的御廚供應?」仁宗說:「朕思之,於祖宗法中無夜供燒羊例,朕一啓其端,後世子孫或踵之爲故事,不知夜當殺幾羊矣!故不欲也。」

宋仁宗的「深夜食堂」故事告訴我們:身居高位者更須自持,而平民百姓的正當慾望應當受到尊重。這也是宋朝市井能繁榮起來的原因之一。導演們以後如果想拍一部宋朝版的《深夜食堂》,不妨將我講的這幾個故事拿去。

(初晴/摘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好一個宋朝:吳鉤說宋朝》一書,本刊節選,圖/啵青波)

本文作者:吳鉤

(本文摘自《讀者雜誌5月號》)

《讀者雜誌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