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相處不內傷!整理的第一步 是理解父母的人生

與父母相處不內傷!整理的第一步 是理解父母的人生。(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終於獲得父母「可以整理老家」的許可,於是他決定先從倉庫開始下手。當他從倉庫深處挖出一套高爾夫球具時,心想從來沒聽說父親打過高爾夫球,認定這一定是人家送的,從沒用過就收起來了,便把球具處分掉,後來他父親知道了之後便大發雷霆。

「可是,我從來沒聽說老爸會打高爾夫球啊。」聽他這麼一說,母親才告訴他:「其實你爸爸年輕時立志成爲職業高爾夫球選手,只是爺爺奶奶不答應,纔會斷了這個念頭。雖然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拿過球杆,但是內心一定還有遺憾。」

原本這位男士是出於一片孝心回家替父母整理老家,結果卻做了不孝的事,

他實在是非常懊悔。

說來意外,日常生活中鮮少有機會聽到父母提起他們的價值觀或對生活的想法。似乎很多子女根本不理解父母的心情與夢想,因此,到了必須幫父母整理東西的時候,就會像上述案例那樣,做出錯誤的判斷。

即使對方是自己的父母,要理解別人的興趣嗜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誤以爲「我家爸媽沒什麼興趣嗜好,單純只是不想丟東西而已」。

其中尤其是在喜歡囤積東西的父母扶養下長大的小孩,往往不想和父母成爲同一種人,多半養成「絕對不囤積東西,儘可能擁有最少的物品,過着極簡生活」的性格。這樣的人一有機會整理老家,往往不會去斟酌父母的心情,只是一味丟東西。然而,無論雙親再怎麼年邁,子女只憑自己的價值觀擅自判斷所有東西的去留,絕不是一件值得讚許的事。

舉例來說,有個母親總喜歡用一個有裂縫,看起來很廉價的碗吃飯。孝順的孩子可能會想「不要讓媽媽用那種會漏湯汁的餐具」,但說不定那個碗是初戀情人送她的禮物,又或許是某次重要旅行的紀念品。若是如此,對母親來說,再高級的餐具也比不上那個碗。

即使沒有惡意,我總覺得任意丟棄父母的東西,其實就是不尊重他們。這種擅自處理父母東西的行爲,往往會在親子之間造成巨大的影響。

大家一定要知道,愈是上了年紀,人們愈難適應新事物,同時也會愈來愈依賴已經用慣的東西。因此,千萬不能用「這個比較好用」爲由,擅自丟棄或換掉父母慣用的物品。這麼做其實會增加父母的不滿情緒,有時還可能害父母一夜之間變得更加蒼老。

因爲各種原因着手整理老家時,或許可以事先問問父母:「對了,爸爸年輕時的夢想是什麼?」或「媽媽學生時代最熱衷什麼事?」此外,也可以特別詢問:「對您而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在您們的人生中佔了很大比重的是哪些東西?」如果能先知道這些,多少也能找出整理老家的重點。

※本文節錄自/保阪隆《與父母相處不內傷:擺脫憤怒與內疚,與年邁爸媽和平共處的70個實用法則》/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