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北市諮商醫療入校補助 今年起開放國小申請

新北日前發生校園割頸案震驚各界,臺北市教育局主張「預防勝於治療」,從2021年起全國首創國、高中「校園醫療入校服務計劃」,今年起將向下延伸至國小,補助心理諮商師及醫師入校提供諮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北日前發生校園割頸案震驚各界,校園輔導問題也浮上臺面。臺北市教育局主張「預防勝於治療」,從2021年起全國首創國、高中「校園醫療入校服務計劃」,今年起將向下延伸至國小,補助心理諮商師及醫師入校提供諮詢,預計先從學生數超過1000人以上大校試辦,約有50多所國小受惠。

臺北市教育局昨舉行媒體座談會,會中針對校園安全及學生輔導系統討論,局長湯志民認爲,偏差行爲只是結果,「預防勝於治療」,要防範學生偏差行爲,須從日常關懷輔導開始,引導學生情緒控管與正確價值觀。

教育局說明,校園輔導機制共分爲三級,包含一般輔導、瀕臨偏差行爲邊緣學生、有偏差行爲及嚴重適應困難學生,總計各學層有824名輔導教師及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65名專任專業輔導人員。

湯志民說,局2021年起推動「校園醫療入校服務計劃」,提供國、高中每校5萬補助,學校與周邊醫療院所合作,若學生身心有狀況,經校內輔導老師判斷,讓心理諮商師、身心科醫師入校提供諮詢,若認爲有必要才轉介到醫療院所。

根據教育局統計,去年挹注近350萬元的經費,共有79校申請,湯志民說,該補助今年起將延伸至國小也能申請,額度是每年每校2.5萬元,規畫先從學生數超過1000人以上大校先行試辦,盼當學生有狀況時,教育局能第一時間給予關懷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