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國小師生 合力打造蔬活園

地景藝術何俊賢近年不只專注作品,更是關心環境永續問題。(周長泰攝)

綠樹蔬活園課堂外的教室。(何俊賢提供)

菜蔬活,人舒活」的學生耕種。(育德國小提供)

離開喧鬧繁華的臺北市,來到樹林區育德國小,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峰環抱青山綠水,而新穎校舍的後方,卻隱藏着一片返樸歸真的「葉綠樹蔬活園」。

育德國小林朝隆校長鑑於糧食議題食農教育的深耕,特別邀請對於整合糧食議題及提升校園環境美感的專家,也是知名環境藝術家何俊賢老師,來設計的一個具有藝術美感,也可實際耕種的「葉綠樹蔬活園」。

值得一提的是,何老師曾以素建築師的身分,帶領建中同學於北部海岸打造的自然建築「度咕屋」,並榮獲第一屆臺灣綠建築首獎;2016年接受桃園市政府的邀請,於新屋綠色隧道海邊,帶領當地居民淨灘,撿拾漁民廢棄的浮球,並以這些回收物當媒材,一起打造了一組環境藝術作品福求花」,引起藝文圈相當大的注意,而這樣以地景藝術結合環境藝術的手法,也獲得民衆一致好評。

何俊賢表示,自古以來「樹林」的地意即是綠蔭成林,但經過不斷都市更新,雖然周邊仍保有連綿的山林,但市區內已逐漸變爲水泥城市,此次樹林區育德國小「葉綠樹蔬活園」設計,便是以綠化城市的理念來發想,並以構成樹木的結構設計來執行,植物細胞田埂是「細胞壁」;田畝是細胞中的「葉綠體」,引進山泉水涌泉、雨水;地下筏基水進入的溝渠是「細胞膜」;而在田裡活動而被療愈的人們,就是細胞中最重要的「細胞核」,因爲這個美麗的地景田園中必須要有人,特別是學校師生和附近居民的走動,才能成爲最美麗、最動人的景緻。

酷暑下揮汗勞動

今年暑假「葉綠樹蔬活園」打造之初,發現每日都有4位同學,用餐時間還在學校打球不歸,經詢問,原來都是高關懷中的原住民小孩,因此邀請他們參與地景農園的打造,讓他們除了養成守時和定時用餐的良好習慣,也能培養日後自立的能力。從清理場地和撿石頭開始,不只是體力的考驗,還要面對七、八月酷熱的太陽,身體的勞累只能靠田園完成的想像來支撐。接着土壤改良和篩選,其後再用石頭和竹子打造田埂,都是極其耗費心力的工作。經過2個多月纔有初步的成果,育德師生也在開學後加入後期的打造工作,順利完成「葉綠樹蔬活園」。

何老師說,當網路發達、手機普遍後,訊息的傳輸都以光速在進行,因此現在的生活中各個面向都隨時在被取代和更新,一個產品或設計此刻是新的,但下一秒就被新的商品或設計所取代,成爲過時的舊品,只能說現在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變」。

找回學生學習熱情

現今的教育要如何面對和因應這樣的潮流,是要放棄所有原則「隨波逐流」、還是要以「不變應萬變」呢?兩者皆是過猶不及!在種種瞬瞬息萬變中去找到具有恆久價值的核心纔是當務之急。時下許多同學已漸漸失去對於課堂中單調紙本式學習的興趣,但是如何重新燃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其實也是許多教育現場,有熱忱的老師們急着想找到的解答。而「葉綠樹蔬活園」便有可能是解決之道的實例之一。

林朝隆校長表示,在全校老師積極參與和規劃下,現在每個班級都擁有一小畝田,所有師生都能用心照顧田園中的作物,自然和植物也健全平衡這些參與者的身心。學生真的不應該只被約束在有限建築物中的課堂內,應該走出課堂,讓自然環境成爲無限大的教室,纔有機會讓快窒息的學生們,重新呼吸,重新平衡,重新找到生活和學習的熱情,也成功實現何俊賢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菜蔬活,人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