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安/雄風決勝濱海,海鋒大隊擴編?

國防部公佈新一期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中,揭櫫了「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新軍事戰略,在細項戰略上則從灘岸決勝轉變成濱海決勝。大方向戰略出爐後許多評論開始論述具體的建軍政策。

在重層嚇阻的戰略指導下,空軍將規劃籌獲具短場起降的匿蹤戰機,無人機與飛彈能量也將強化;海軍繼續推動潛艦國造與其他造艦計劃;陸軍則提升遠程打擊火力與快速應變能力。但這些改變都需要編列龐大的經費,在一定的軍費限額內,如何調配軍事資源去滿足戰略指導,就成各軍種努力的重點。

碉堡、岸砲、飛彈、機動

漢光演習前都會先舉行兵棋推演,後續再以實兵驗證兵棋推演的各種狀況,而在5月初披露的新聞中,媒體雄風飛彈決勝濱海爲題,大幅度論述海軍海鋒大隊即將擴編的新聞。事實上真正決戰濱海或是境外決戰的單位爲海空軍機艦陸基機動反艦飛彈爲第二層或是第三層火力,之所以會有這則新聞出現,主要是國防部長嚴德發視察海鋒大隊,媒體跟進軍媒軍聞社的後續新聞。

▲在中科院釋出的影片中,外界才得已證實雄風三型飛彈已進駐固定發射陣地。(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共內戰國府失利撤退到臺灣後,曾於臺灣沿岸與外離島廣建碉堡當作第一線防禦,第一線據點有機槍堡與直射砲堡,附近二線據點通常也會有曲射火砲的配置。後續隨着拖曳火砲的廣泛配置,這些碉堡漸漸失去它的戰術價值,而拖曳火砲也慢慢的被自走砲取代,在反艦飛彈的配置上也有這種趨勢

海軍除了以艦載反艦飛彈攻擊敵軍巡弋海疆外,也會在陸上配置岸基反艦飛彈,這類陣地通常配置於南北兩端,並以扇形射程圖顯示其攻擊範圍,而在中國軍力大幅成長,各類彈道與巡弋飛彈都能有效攻擊固定飛彈陣地的狀況下,將陸基反艦飛彈車載機動化也是必然的建軍趨勢。

神秘部隊擴編?重層嚇阻?

雖然媒體以大幅度篇幅報導了海鋒大隊並再度論述「重層嚇阻」的戰略優於前朝「有效嚇阻」戰略,不過所有軍事載具根據其打擊火力與射程,部署後都會形成嚇阻戰力,媒體之所以用大幅度報導海鋒部隊,主要是國防部長嚴德發在外交與國防委員會答詢,有關漢光34號演習實兵驗證時所做的論述。

擴編海鋒大隊有可能會增加反擊敵艦能量,就學理上來說最好是將所有岸置反艦單位機動化,可以隨時到處移動增加敵軍發動先制打擊的困難,但承平時期卻無法這樣做,這必須從海軍機動發射單元的屬性求解。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在研發時,陸軍就已經構思如何以反艦飛彈取代岸砲的戰術戰法。(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以左營基地開放時所展示的雄風二型機動發射車來說,1整組發射單元計有發射車、指揮車射控指揮車、通訊中繼車、食勤車、行政車等等,飛彈發射車約略有2到4輛。上述車輛與所屬人員若以1個機動發射連計算,試問海軍需要多少組機動發射連以滿足本島反艦防務需求?

▲機動發射車可以增加海軍制海能量,增加敵軍遂行先制打擊時的困難。(圖/《全球防衛雜誌》提供)

當然確切的編裝數外界無法得知,但承平時期這些機動發射車組員不會「以車爲家」,人員也需休憩、車輛也需維修整備,因此需要固定處所或兵舍讓這些組員休憩。而就擴大飛彈打擊範圍來說,原本固定式陣地的飛彈射擊範圍,因飛彈性能越來越好,其射程足以滿足海軍作戰所需,所在陣地也都是混凝土加固陣地,雖然這些陣地、兵營、車輛集用場等目標絕對是敵優先打擊目標,但也不至於一接戰就潰敗。

▲固定發射陣地都爲混凝土加固陣地,若得到適當預警應當還是能發揮殘存戰力。(圖/《全球防衛雜誌》提供)

就火力射程擴大範圍的角度來看,先前固定陣地的配置與射程都有其戰術想定,打擊不到的就交給艦載反艦飛彈處理,這也是海軍戰力以艦艇爲主,岸基打擊火力爲輔的道理。況且岸基反艦飛彈的射擊範圍,最多也不過臺灣南北兩端與外離島扇形火力範圍圈,想擴大射擊圈就必須讓軍艦「載着」飛彈到處跑,自然會衍伸出嚇阻力,因爲軍艦就是一個行動火力據點。

媒體大幅度報導海軍岸基反艦單位是否擴編,主要是跟隨部長視導該部後的延續文章,實際上海軍作戰主力爲艦艇,艦艇可以到處移動自然有其攻勢意涵與嚇阻力,岸置反艦飛彈爲輔戰兵力況且不可能全單位都機動化,擴編機動發射單位不如增加主戰艦艇數目來得實際。大衆在關注軍事新聞的同時,也需注意到海軍軍種的本質,纔不會本末倒置的跟風。

好文推薦

尤里安/老外出攻臺秘笈─中共打來很容易?

尤里安/刺針飛彈250枚─例行性軍售還是捍衛臺海領空?

尤里安/菲國雅米島駐軍 蘭嶼要塞化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尤里安,現任軍事戰略評論員,淡江戰研所畢業。本文轉載自《全球防衛雜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