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烤土司吃一片就致癌? 食藥署:這2物質的確有害健康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早上起牀吃熱呼呼的烤吐司牛奶,是許多人認定的幸福享受,但近日網路流傳烤吐司吃超過1片就致癌,讓許多「吐司族」好擔心。對此,食藥署解釋,吐司烘烤後產生單氯丙二醇丙烯醯胺物質,的確對身體有害,擔心的民衆建議食用高溫油炸或烘焙食品,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烤土司吃一片就致癌?食藥署:這2物質的確有害健康。(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食藥署在「食藥好文網」提到,單氯丙二醇是食品製造、烹煮或經油炸、燒烤等加工過程所產生的物質,而丙烯醯胺則是澱粉類食品在高溫加熱下作用產生梅納反應後的物質。

目前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將丙烯醯胺列爲第2A類物質,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而流行病學研究上尚不足以證明人類的傷害;單氯丙二醇則爲第2B類物質,在「有限的」動物試驗中可能致癌,但無法完全證實會對人類造成傷害。

食藥署表示,單氯丙二醇及丙烯醯胺這兩項物質,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佐證對身體健康危害,但若民衆擔心的話,可儘量以清蒸、水煮等烹調方式取代烤吐司、鹹酥雞、洋芋片、炸薯條等高溫油炸或烘焙食品。若真的忌不了口,也可以改用快速、低溫油炸方式烹煮食材,既滿足口腹之慾又能減少對身體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