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國 中國須堅定開放包容

大陸國關學者閻學通表示,中國需要平衡「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大國」的雙重身分;應對美國戰略,得重新打開大門,允許外國人進來中國工作。圖爲2013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會見時任美副總統的拜登。(新華社

隨着中國崛起外交風格不斷變化。大陸知名國關學者閻學通表示,當前中國需要平衡「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大國」的雙重責任與身分。中國提出「真正的多邊主義」說法,強調要開放包容,要應對美國的戰略,得重新打開大門,允許外國人進來中國工作。

承擔國際責任 應少於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與烏克蘭於6月30日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烏克蘭政府關於深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的協定》。根據《協定》,中烏雙方鼓勵兩國企業金融機構道路橋樑軌道交通等領域積極開展合作,推動構建兩國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繫

在中國當前的對外關係中,中國如何做到在一個「大國」與「最大規模發展中國家」之間尋求平衡?如何平衡「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爲」?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閻學通3日接受大陸澎湃新聞專訪時指出,作爲世界大國,中國要承擔比其他國家更多的國際責任,但同時因爲中國還不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所以要承擔的國際責任應少於美國。

對外援助 不超過0.7%GDP

閻學通認爲,另一方面,中國作爲最大規模的發展中國家,但「發展中國家」是一個羣體,中國要維護羣體的利益,不是某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有利益。

閻學通表示,聯合國制定的對外援助標準是發達國家對外援助應占本國GDP的0.7%,因爲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對外援助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應該超過此標準,要維持身分的平衡,在具體問題上非常明確地展現自己的身分是什麼。」

中國外交政策當前主張「真正的多邊主義」,強調要開放包容,閻學通則表明,中國現在需要解決的是具體政策如何執行的問題,提出「開放包容」這個概念是容易的,讓政策行爲和政策宣示一致則需要更多的努力。

重開大門 歡迎外國人工作

面對美國當前採取「俱樂部戰略」,聯合世界上實力強的國家,嘗試重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科技合作和高科技產品生產嚴重困難。閻學通直言,若不尋求改變,中國將處於不平等的競爭條件。

閻學通認爲,中國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着重「引進來」;2000年至2010年,是「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從2014年開始,中國開始以「走出去」爲主。

面對美國的科學技術創新「俱樂部戰略」,閻學通主張,中國必須加大「引進來」的力道,重新打開大門,允許外國人進來中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