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後面的故事:抗美援朝烈士陳淑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5日訊 2022年9月15日,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在韓國仁川舉行,88名志願軍烈士的遺骸以及837件遺物即將回國。遺物中,一枚印章清晰可辨,舉國關注下,無數人都在追問陳淑彬是誰?他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山東莒縣是沂蒙革命老區,莒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趙國山和同事們爲烈士找家花費了很多精力。在看到這一枚印章後,他們在《全國烈士英名錄》上查了一下,叫陳淑彬的只有山東莒縣陳家河水村這一個烈士。得知這個消息,陳家後人非常肯定,這就是家族幾代人一直在尋找的親人。

在陳淑彬侄子陳常宗家中,珍藏着一張“革命軍人家屬證”,上面寫着“陳淑彬、陳淑標誌願參加人民解放軍,爲人民解放事業服務,其家屬享受軍屬待遇”。因爲證件掉色破損,陳淑彬、陳淑標的具體入伍時間、所在部隊和職務都無法看清了。陳淑彬大哥的兒子陳常勝保存着陳淑標的烈士證,上面清楚寫明:陳淑彪(標)參加革命的時間是1947年1月,所在部隊是73師38團3連。莒縣烈士名錄上顯示,淑彬、淑標生前部隊都是志願軍25軍73師38團,這似乎與烈士證的信息吻合,但有人提出質疑。

“73師很明確,就是隻有217、218、219團,沒有這個38團。”杜豔麗是25軍73師219團老戰士杜鴻元的女兒,受父親影響,她對這支部隊特別熟悉。她告訴記者:“ 之所以會出現38團,是因爲烈士證上是大寫的“二一八”,把那個“二一”連起來了就成了“三”了。”

據山東軍史館顧問、軍史專家曹永孚介紹,73師是1952年9月歸屬23軍入朝作戰的,但烈士名錄上顯示,陳淑彬在1951年就犧牲了,印章爲什麼在抗美援朝戰場發現,而在陳常宗珍藏着的陳淑彬“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上卻又是1958年呢?

專家分析,陳淑標帶着哥哥的印章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可能性不大。只能從烈士印章發掘出處推斷,陳淑彬烈士與73師218團在鐵原郡作戰犧牲的其他烈士,犧牲時間應該大體一致,也就是在1953年6月至7月。

在遠離祖國的同一個戰壕,兄弟二人一路扶持前進,弟弟陳淑標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榮立四等功一次。哥哥陳淑彬卻沒有更多的信息。只有這一枚刻有名字的印章。陳家世代做木匠,陳常允爺爺的木工活在莒縣很有名氣,陳常允是陳淑彬四弟的小兒子,從事木工行業30多年,他在看到那枚印章後,認爲這就是陳淑彬自己刻的。

戰爭總是無情又殘酷。1953年,莒縣老家收到了陳淑標的烈士證,1958年,又收到了陳淑彬的烈士證。幾十年來,親人們一直在尋找陳淑彬犧牲掩埋的地方。 這枚印章的發現,了卻了一家人的心願。目前,有關部門已採集烈士7位侄子的靜脈血液樣本,通過DNA比對來最終確認烈士遺骸和身份。陳淑標烈士遺骸或許已接回國內,將一併確認其身份。

閃電新聞記者 殷明慧 高於 韓信 何愛東 鞏勝義 劉海寧 張帥帥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