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發展“森林糧庫”
糧食產量達到27.5億斤,生態豬養殖出欄量達9700頭,標準化果蔬大棚建成1427棟,森林食品開發出12大類160多個品種……龍江森工集團出產的森林食品已成爲黑龍江省食物供應體系的重要力量。以龍頭企業爲牽引,以產業鏈爲依託,越來越多的食物正從森林中走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開發森林食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渠道拓展食物來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向森林要食物,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應注重釋放生態優勢,增強食物供給。
森林是陸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之一,是天然的生態屏障,也是能夠爲人類提供多種食物資源的重要“糧庫”。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4.02%。其中,作爲產出森林食物的主力,經濟林面積約爲7億畝,種植規模居世界首位。全國森林食物年產量超過2億噸,已經成爲繼糧食、蔬菜之後的第三大重要農產品。向森林要食物,既有現實優勢,也是踐行大食物觀的必然選擇。
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打造多元森林食物供應體系。在做好林下種植養殖的基礎上,發展具有森林特色的深加工項目,提高科技含量和創新水平,構建從生產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要做好整體規劃,各企業、林場之間既要抱團發展,也應避免同質化競爭。例如,黑龍江某企業深化“一局一業”“一場一品”建設,因地制宜推廣林藥、林菌、林果、林糧、林下養殖等多種林下複合經營模式,加強資源統籌,鞏固擴大了發展優勢。
宜林則林發展“森林糧庫”,還應注重融入市場體系,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森林食品認證是除無公害、綠色、有機之外更高級的食品標準,在品牌打造上應該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既要有適合百姓日常消費的森林食物品牌,也要有高端品類。可以充分利用傳統商超、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等平臺,根據不同地域的羣衆需求,有針對性地精準營銷,或參加廣交會、上海國際食品展等展會論壇,提高品牌影響力。在加工能力不足時,也可以與餐廳、食堂、行業內龍頭企業等需求大戶形成合作,確保森林優質食物產銷兩旺。
增綠就是增優勢,護綠就是護財富。我國森林資源好、空間大,發展森林食物先天優勢明顯,但生態建設和保護纔是森林工作的主責主業,生態安全是森林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向森林要食物,不能只顧眼前利益竭澤而漁,而是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遠謀劃,構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森林經營和培育體系,才能推動森林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競爭優勢。(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