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一基地 竹市「都市友善農園」啓動

都市友善農園啓動。(圖/竹市政府提供)

振道記者李介蓉新竹報導

活化休耕農地,新竹市政府與草根意識工作室合作,啓動「都市友善農園」計劃設置一區基地」開放都市農民認養農園,今(3)日開幕記者會市長林智堅東區基地親自種下橘子樹,象徵計劃開跑,他邀請民衆做「都市叢林中農夫」,以友善耕作活化休耕地,享受「自己種菜自己吃」的樂趣,達到土地地主都市人的「三贏」局面

新竹市政府啓動「都市友善農園」計劃,在東區、北區、香山區設置示範基地活化休耕地,開放民衆認養,基地包含蔬菜種植區果樹種植區、雞舍區、堆肥區、休憩區等多功能;9月更配合計劃開設4梯次「都市農夫培訓課程」,讓有意願的民衆「第一次種菜就能上手」,已經培育出240名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的新手農夫。

林智堅市長回憶起童年,身爲香山區的孩子,小時候家族仍在種田,每到稻米收割農忙季節全家就會動起來幫忙,小孩則在一旁湊熱鬧,讓他自小耳濡目染,務農成兒時美好回憶。隨着時代變遷,新竹市成爲科技城,農地逐漸荒廢,新竹市目前有45公頃的休耕農田市府啓動「都市友善農園」計劃,盼招募更多都市農民,以友善種植、城市共耕理念活化休耕地。

林智堅市長表示,土地就像人,荒廢久了也會生病,他上任兩年多來啓動「掀綠計劃」活化閒置國有地爲城市綠帶,推動「食物森林」、「可食地景」開闢都市共耕空間,本次計劃更盤點全市休耕農地,透過重新規劃、開墾,邀請市民來做假日農夫,「自己種的菜自己吃」,以友善耕作活化休耕地,達成地主、休耕地、都市農民的「三贏」局面。

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劉晉宏表示,都市農園是世界潮流東京紐約倫敦巴黎早已有在都市種菜的大規模計劃,臺北市、新竹市則是臺灣領先實作的城市,本次計劃將以「環境美學」、「環保永續」、「食農教育」爲推動主軸,帶領民衆以生態農法耕種,環境、美學地景兼顧,同時還能教導下一代「挑選食物的眼光」,成親子食農教育的示範基地。

產發處處長吳甲天表示,都市友善農園計劃分別在東區的前溪裡、北區的港北里、和香山區的茄苳裡設示範基地,初步提供200個單元、每個單元20平方公尺,以每年2,000元的費用向地主認養,歡迎有認養意願的民衆至 hc-farm.blogspot.tw網站了解計劃詳細資訊,或聯繫草根意識工作室0905-29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