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劇新探索 《促醒者》用現實質感禮讚生命

“小小的神經內科濃縮了人世間各種悲歡離合,每個故事貼近現實,讓人持續期待下一個故事又會是什麼。”近日,一部醫療情感懸疑劇《促醒者》正在熱播,該劇以全真實的醫療故事打動觀衆,是對戰鬥在基層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對神經內科醫生的一次致敬,也是展現我國多年來堅守中醫藥文化、中西醫結合創新診療發展成果的縮影。鮮活的醫療案例、專業與“人味”匯聚的神經科室內,救死扶傷的大愛精神讓觀衆爲之動容。

《促醒者》以第九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丁學坤的意外死亡爲故事源起,遠在瑞典留學的精英西醫兒子丁遠志與多年在外的中醫兒徒韓西林回到九院,在醫療理念、人際關係、身份歸屬中從誤會走向相知,從衝突轉向融合的過程。一個個動魄驚心的案例串聯起整個劇情的脈絡,不同的年齡,同樣的擔當,面對疑難雜症,老中青三代醫護工作者儘管有過掙扎,但最終所有人都找到了適合的方法與位置,爲中西醫結合改良治療“腦膠質瘤”的特效藥——化瘤丹的誕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真實事件,探索醫療劇新邊界

作爲高水準的醫療行業劇,《促醒者》得到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宣傳處、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同時,神經內科會診中心被譽爲“終極診斷機構”的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派出了專業醫護團隊全程爲《促醒者》提供技術指導和專業支持,確保劇中集中涉及醫學專業內容的真實和準確,全方位構建一個真實的醫療常識生態圈。拍攝過程中,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宋珏嫺擔任本劇醫學顧問、醫療編劇,全程跟組,對演員的臺詞和醫療動作細緻把關,攜演員一道獻上原汁原味的“促醒指南”。

導演張思麟非常重視醫療團隊的意見和技術細節的準確性,他在採訪中表示,“在《促醒者》劇組,每一位都要演員學習中醫方面的知識,和醫院零距離親密接觸。”不論是真實案例再改編,還是藝術創造再加工,都必須讓劇情落地不懸浮。比如中醫鍼灸的過程會採用真扎的方式,有專業的中醫做手替完成。演員周大爲表示,“張志堅、王志文、江珊三位老師,精準演繹了醫院內外的人情冷暖,跟他們一起演戲受益匪淺。”王宥鈞表示,“新生代與老戲骨之間聯動非常精妙,尤其跟演我師叔的張志堅老師學到了很多東西,拍攝過程非常舒服。”對參演醫療劇的演員來說,貼近人物,纔能有口碑,演員江珊表示,“必須花時間做充足的案頭工作,要演什麼像什麼,才能掌握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精神風貌。”

守正創新,推進中西醫共同體

《促醒者》力求講好中國醫療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健康中國,爲助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貢獻應有的力量。自開播以來,《促醒者》迅速引發觀衆的收視熱潮,連續佔據同時段衛視收視第一。

談及《促醒者》的拍攝初衷,導演張思麟表示,“好故事能擊中大衆的情感軟肋,堅持將《促醒者》打造成有溫度、有責任、有矛盾、有希望的醫療劇。”《促醒者》充滿人文關懷視角,不渲染、不誇大,真誠地向觀衆展示醫生這份職業背後的堅持與付出。可以說,《促醒者》堪稱一部集合中西醫療技術與社會熱點話題、展現人類生命可貴與醫者情懷偉岸的正能量醫療劇。

《促醒者》通過對真實案例進行改編,力圖還原醫務工作者爲改善中醫藥發展環境、創造中西醫發展土壤所投入的畢生心血。同時,通過此劇傳遞出對中國未來醫療理念的思考——中醫藥學包含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激活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國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的特色方案,及時突破治療瓶頸,取得顯著療效。中國充分發揮中西醫“和合之力”,爲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新方法,維護了各國人民權利,推進了人類衛生健康長久發展。

不管是着眼於醫務工作的急診搶救,或是着重於社會熱點的醫患關係,國內鮮有專門從現代中醫這一角度來刻畫醫生形象的醫療劇。《促醒者》抓住了神經學科這一空白點,將最具中國特色的中醫療法和先進的西醫現代技術融入到一個個罕見病例中,拓寬了醫療劇的邊界,是對傳統醫療行業劇的突破與創新。《促醒者》這部劇讓觀衆意識到開展中西醫結合醫療的重要性,更能有效推進中醫藥文化理念的傳播,這正是該劇的意義所在。

該劇由張思麟執導,周大爲、陳昊藍、徐悅領銜主演,張志堅、王志文、江珊、劉佳、張晞臨、畢彥君特別主演,杜淳、王媛可友情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