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的可怕在反醫糾事件中被誇大了

醫師爲反對醫糾法,在臉書辦反醫糾法活動。(圖/翻攝自堅決反對衛福部版本醫糾法草案臉書活動)

作者伊莉(前成大醫院醫療糾紛關懷小組成員

前一陣子關於醫糾法的討論,說穿了不過是一羣絕頂聰明的人(醫師)發揮自私的本性對一個假命題做出過度反應。身爲一個醫師你到底在害怕什麼?爲什麼你會覺得自己可以有犯錯的權利?爲什麼不需要用資訊平等的態度病人進行溝通? 健保審查也是一樣,一些胡作非爲無良的醫師不需要接受監督嗎?到過健保局纔會更確認荒唐的事真的不少,爲什麼我們的道德標準要這麼低,助長這些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這種現象難道不是醫病關係變差元兇之一? 也許把少數極端狀況放大無限上綱,本就是意圖影響羣衆人士慣用手法。我所好奇的是,如果把對殺人犯的零容忍,大概百分之十用在周遭常見的自私貪婪說謊成性的現象上,這個社會會不會真的變得好一點?

醫療糾紛的可怕在反醫糾事件中被誇大了,現況是一堆沒遇到醫糾的人被嚇得像驚弓之鳥一樣盲從附和。合理制度是可以討論的,但不要過度顯現聰明人的自私的一面。 醫療品質也要落實,不能淪爲口號,爲了自身利益罔顧病人利益的「名醫」也應該被揪出來加以譴責。

其實醫護人員本來就應該兢兢業業盡到自己的本分,爲病人最大的利益着想,並隨時提醒自己減少犯錯。在醫院工作越久,隨着知識經驗的增長可以看出每天發生的錯誤真的不少,但很多都是家屬不知道或不會刻意追究的。不能僥倖於體貼家屬的原諒,然後把會來質疑的病家(或出於當局者迷或出於知識不足)當成或通通污名化成爲拿親人賺錢的無恥之輩,簡直把變態常態

關於醫糾法,可以先問各位醫界先進,對現況滿不滿意?相信大部分的人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對現況不滿應該要提出更好的方案纔是理性的做法。如果對一個新方案不能理性討論,一味反對也提不出更好的建議,難度是覺得現況不錯可以接受嗎?這種非理性的反應,倒可能會被懷疑是對目前的工作環境不滿意的一種情緒投射?不但討論失焦,還有一點失態

●作者伊莉,前成大醫院醫療糾紛關懷小組成員,現任中央研究院法制科人員、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班。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護理師反醫糾法:我一天要跪幾次。(圖/翻攝自吳宜蓉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