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寮」罕病煥新生 重拾正常人的生活

53歲板太太因罹患鼻竇癌巨大腫瘤持續增生,擠壓顱內和眼鼻,經慈濟醫院治療後,順利出院。(花蓮慈濟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12歲女孩班克右腿血管畸形以致行動受阻,慈濟醫院與臺大醫院合作,順利切除重達270公克的腫瘤。(花蓮慈濟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罹患鼻竇癌四期的板太太,因腫瘤持續增生,外觀看來鼻子、左眼都被擠壓變形。(花蓮慈濟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班克右腿動靜脈血管、微血管畸形擴散整個右大腿,形成拳頭大的腫瘤。(花蓮慈濟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手術治療結束後,到七星散心的班克,重拾笑容,恢復同齡女孩的活潑快樂。(花蓮慈濟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2018年7月寮國興建中的水壩坍塌潰堤災情嚴重,慈濟隔年遠赴義診,發現當地12歲女孩班克,右腿血管畸形以致行動受阻,以及53歲板太太因罹患鼻竇癌巨大腫瘤持續增生,已擠壓顱內和眼鼻。2人去年10月分別來到臺灣安派到花蓮慈濟醫院治療,歷經多次開刀、化療等重大治療,重拾健康,笑顏逐開。

小女孩班克右腿動靜脈血管、微血管畸形擴散整個右大腿,形成拳頭大的腫瘤,儘管服用當地醫生開立的藥物傷口無法癒合。慈濟整形暨重建外科主任李俊達表示,班克罹患「動靜脈畸形」不易處理,雷射至少要手術10次以上,而且可能引起大出血;若使用栓塞手術,可能造成皮膚潰爛或引起併發症。最後決定直接切除腫瘤,在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協助下,順利切除270公克的腫瘤。

原本用一塊布遮住臉不敢見人,罹患鼻竇癌四期的板太太,被發現時腫瘤增生到堵住鼻腔、侵蝕了鼻中膈不時化膿、流血水,經切片檢查發現是罕見的神經內分泌癌,腫瘤持續增生,壓迫腦部,外觀看來鼻子、左眼都被擠壓變形。

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表示,鼻竇癌是比較少見的一種頭頸癌,在頭頸癌之中比率不到百分之五;板太太經3次引導式化療及手術重建、33次放射線治療、2次化學治療,現在已能正常呼吸、吃飯、說話,且術後3個月沒有復發。

班克與板太太在醫療團隊照護與志工幫助下,恢復健康,即將出院;班克興奮地感謝醫護團隊,「我現在很健康,要回寮國了」;板太太也感性地說,大口呼吸、吃飯曾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臉上沒有腫瘤了,現在終於可以了。2人9日也一起出席慈濟醫院「醫寮罕病換新生記者會」,歡慶健康出院,準備回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