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細胞療法面紗 胰臟癌存活天數勝傳統治療?專家解讀不同

胰臟癌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以特管辦法管理的「細胞療法」開放給末期癌症患者作爲最後一線治療方式,至今上路五年,衛福部今首度公佈細胞療法存活天數,專家表示,胰臟癌細胞療法的存活中位數似乎優於傳統治療,但細胞療法必須實際做臨牀實驗,一組做細胞療法,另一組爲對照組,再比較存活天數的中位數,纔有意義。

由於衛福部始終未公佈細胞療法的存活率等數據,遭專家詬病,民衆不明細胞療法療效,接受治療儼然像是一場賭博。今天食藥署公佈,第四期乳癌存活天數中位數無法計算、大腸直腸癌存活天數中位數677天、肝癌存活天數中位數368天、胰臟癌存活天數中位數344天。

臺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樑金銅說,細胞治療仍在實驗階段,對療效存保留態度,且細胞治療較適用於血液惡性疾病,以血液型癌症爲主,對於腫瘤治療成效不大。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副院長田宇峰表示,細胞療法的病人數太少,成功案例多爲個案,且費用高昂,考量民衆經濟情況,尚不會將細胞療法列爲第一線治療方式。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寰澤表示,胰臟癌發現時通常已是第四期轉移,目前治療方式以化療或標靶爲主,但健保對胰臟癌治療的涵蓋率不高,兩種主要化療藥物,也僅能擇一獲給付,相較於其他癌種,不乏晚期胰臟癌患者採取自費治療,且選擇嘗試細胞療法。

林寰澤表示,以現行第四期胰臟癌治療後存活率,平均6個月,最長爲1年,衛福部公佈存活天數中位數344天,似乎較優,但即使如此,不足以說明細胞療法比傳統治療好,細胞療法必須實際做臨牀實驗,一羣做細胞療法,另一組爲對照組,比較存活天數的中位數纔有意義。

在肝癌治療方面,肝基會總執行長、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楊培銘表示,根據臺大教授鄭安理針對晚期肝癌患者進行免疫療法及標靶治療的臨牀試驗發現,165名晚期肝癌患者接受標靶藥物雷莎瓦,存活中位天數爲13.4個月,如果單純以存活中位天數相比,免疫療法或標靶藥物效果優於細胞療法。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簡榮南表示,現行晚期肝癌療法,包含免疫療法與標靶藥物,最早期的研究顯示免疫療法加上標靶,兩者同時投藥,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平均天數約10個月左右,但每位患者對於治療效果不一,有些不只超過10個月,甚至超過2年,因此纔有「癌症慢性病化」的說法逐漸出現。

簡榮南表示,衛福部揭曉細胞療法治療肝癌的存活天數,超過一年,對於晚期肝癌的患者而言,是「看見一道曙光」,治療有新的選擇,但看見曙光不代表太陽一定會升起,後續仍待觀察效果。

楊培銘也表示,免疫療法去年八月納入健保給付,在此之前,晚期肝癌若需自費,選擇免疫療法和細胞療法的價格相當,不少患者選擇細胞療法,但細胞療法數據也必須進一步分析治療醫院等,再進一步解讀。

至於大腸癌治療,目前使用在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病人的研究尚不普及,田宇峰表示,現有化療治療效果不錯,雖然有副作用,但整體結果並不輸免疫細胞治療。大腸癌的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一直有新進展,現今治療武器相當多元,只要遵循醫囑、搭配術後療程,都能有良好的預後,提高第四期病人的存活期。

細胞療法目前還在觀察階段,且病人數太少,成功案例多爲個案,研究仍在起步中,而且費用高昂,最少要180萬元,多數患者無法負擔。田宇峰提到,考量民衆的經濟情況,以及相較傳統化療的成效,尚不會將細胞療法列爲第一線治療方式。

今天衛福部署公佈,癌症細胞治療成果,第四期乳癌存活天數中位數無法計算、大腸直腸癌存活天數中位數677天、肝癌存活天數中位數368天、胰臟癌存活天數中位數344天。圖/衛福部醫事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