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臺灣音樂劇版 黃彥霖讓蛇郎君發光

取材作家何敬堯作品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劇場黃彥霖編創音樂劇《妖怪臺灣》。(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提供)

原來臺灣傳說中的妖怪蛇郎君,曾是被霸凌過的小孩?取材作家何敬堯作品《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劇場人黃彥霖編創音樂劇《妖怪臺灣》,從臺灣妖怪傳說中,探討人如何面對自我,直視恐懼,「妖怪可以是我們的力量,也可以是我們的詛咒,這都來自我們的創造力內心恐懼。」

黃彥霖表示,原作是一本妖怪百科,沒有故事情節串聯,有許多精采的插畫,表現不同的妖怪特質,以及延伸的文化背景,「像是大多數人很熟悉的蛇郎君,就有原住民版、漢文化版,反映不同的移民背景,連帶劇中的音樂表現,也可以有多元風格呈現。」

音樂劇《妖怪臺灣》故事描述有個自卑小男孩,被霸凌排斥,後來因意外過世,他的作家朋友,想像他沒有死去,變身成妖怪,展現自己的特質。

黃彥霖表示,劇中的作家讓小男孩,化身成會發光的蛇郎君,照亮他人,「這表現了我們身上的缺陷,如果正視它,其實說不定是很棒的特質,能成爲發光的來源。」

劇中出現的妖怪還有馬祖墓坑鳥,在劇中變成身上披上恐懼羽毛鳥兒,黃彥霖表示,「墓坑鳥因會在墓坑築巢,被當地人視爲是冤魂轉世,反映怨恨、恐懼,我在創作時抓準這個特質,去表現妖怪特色。」

黃彥霖說,服裝設計的風格會走拼貼、前衛風格,整部作品的調性會是歡樂的,「我們希望大人、小孩都可從中看見不一樣的事,像是劇中的主角作家一樣,透過筆下對妖怪的轉化,從中尋找對童年的安慰與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