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快評》能源政策鬼打牆

能源政策鬼打牆

民進黨掙脫藻礁議題泥淖方式,選擇集中攻擊「重啓核四」公投。國民黨因應,則是與核四議題切割,反擊民進黨轉移焦點

關於能源政策,藍綠政治攻防看久了,愈看愈噁心。對一般庶民而言需要知道的是,目前的世界潮流,「減碳」纔是主流,「反核」已是涓涓流水,而上次公投,臺灣多數民衆支持「以核養綠」,這纔是正途。

核廢料是「怎麼處理」的問題,而不是「不能處理」。但空污卻是「無法處理」,天然氣只能「減碳」一半,怎麼比得上核能「無碳」?簡單算數不需要多作解釋。核廢料可以封存,PM2.5無法封存,簡單是非題,小學生都能作答。

兩害相權取其輕,當然應選擇核能作爲暫時性方案,而非天然氣。

根據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報告,在人均排碳量上,臺灣是世界平均值的近3倍。事實上,臺灣是東亞減碳績效的最後一名。

能源政策是讓臺灣減碳表現惡劣的主因,因爲目前臺灣80%倚賴火力發電。以猛烈的手段廢核,使臺灣不得不依賴高污染髮電廠。以天然氣取代燃煤,雖能降低排碳量,但與再生能源一樣,此法利用溼地,林地,破壞生態。減碳是爲了保護環境方法卻是破壞環境,根本矛盾。

肺癌護國神山例子可見,能源政策高度攸關民衆健康,生態環境與臺灣命運。但臺灣的能源政策卻是鬼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