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臺灣電力應打破地理框架 以務實創新技術評估解方
目前國際的電力傳輸,已經打破既有地理框架,臺灣可持開放態度,以更積極創新的思維,評估我國電力能源的可行選項。圖/本報資料照片
從菲律賓將綠電送回臺灣議題近來引發社會關注,凸顯了國內對跨域電力傳輸認知的侷限性;然而,這技術已經成熟可行,並廣泛應用於歐美等先進國家,其傳輸距離,相較於菲律賓到臺灣,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顯示目前國際的電力傳輸,已經打破既有地理框架。因此,臺灣不妨持開放態度,藉由瞭解他國作法,以更積極創新的思維,評估我國電力能源的可行選項。
■國際跨境合作輸電,已成務實選項
從國際案例來看,無論是比利時打造的人工能源島、丹麥計劃在海上建造巨型的能源島,或者是新加坡與澳洲合作的「澳洲─亞洲電力連結」計劃,都是以高壓直流輸電(HVDC)系統,長距離輸送電力。這類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相較於交流輸電(AC)系統,因傳輸電量較大,隨着技術日新月異,既使考量長距離輸電耗損,目前也已經具經濟效益。因此,如韓國電纜製造商LS Cable & Systems (LS C&S)就看準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市場潛力,於2023年投資40億元建置專用工廠,以期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市場。
此外,歐洲在跨國高壓直流輸電系統方面的建置相當積極,如歐洲輸電調度中心協會(ENTSO-E),於「十年電網開發計劃(TYNDP)」中,提出2050年建置高壓直流輸電(HVDC)總長度需達54,000公里目標。這些計劃都是希望利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相互支援共享電力,極大化全球能源的效益。
近年,如挪威於2021年興建全長720公里的雙邊海底電纜,連接挪威與英國,順利讓英國取得挪威充沛的水力資源,挪威也可取得英國豐沛的風電資源,爲兩國創造雙贏。另外,歐洲近期更計劃在英國及德國間,建置一條724公里的海底電纜,提供1,400MW雙向電力傳輸,約150萬戶家庭用電量。
另外,在跨洲海底電纜方面,希臘與埃及將合作興建1,373公里、輸電容量700MW,跨越兩大洲的高壓直流海底電纜,預計2028年完工使用,這海底電纜使兩國得以互相支援。此外,英國也計劃興建長達4,000公里海底電纜,連接非洲摩洛哥,此計劃將在摩洛哥建設足量的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輸送至英國,約可供應約700萬戶家庭,讓英國綠能資源更加多元。
對於臺灣而言,目前已有鋪設交流(AC)海底電纜技術的經驗,包括2011年啓用的25kV海底電纜,連接屏東林邊與小琉球;以及2021年啓用的161kV特高壓等級,連結澎湖到本島電力系統。此外,2023年國內廠商也與丹麥技術合作,將投資65億元於高雄建造國內首個海底電纜製造工廠,預計2025年完工後,可望帶動國內海底電纜技術與商機蓬勃發展。
另外,臺電公司也已於今年9月舉辦「超高壓直流技術培訓研討會議」,邀請美方專家分享應用案例,以因應未來臺灣高壓直流線路需求。
從鄰近臺灣的菲律賓來說,當地呂宋島有大片土地,具備建置太陽能、陸域風機的成本優勢,且今年4月美、日宣佈與菲律賓推動「呂宋經濟走廊」計劃,希望可以帶動菲國能源、交通、經濟等跨國投資。而菲國已也提供許多誘因來吸引各國能源商參與投資。未來隨着「呂宋經濟走廊」計劃帶動規模經濟成型,及諸多政策誘因下,投資商機將樂觀可期,臺灣或許也可考慮藉此機會參與,扮演重要角色。
■臺灣應迴歸專業,從技術 可行性、經濟效益評估
綜上所述,打造能源島或是再生能源跨區域合作,來最佳化能源規劃,已成爲全球共識。臺灣不需侷限既有地理環境框架,無論是從菲律賓送電至臺灣,或其他其他跨國輸電實際案例,諸多國際經驗均顯示,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確實可行且不容忽視。未來我國若可擺脫「要或不要」、「可以或不可以」等簡單二元思維,而改從技術可行性、經濟效益等多元視角,積極探索各類電力傳輸方案,將能源規劃迴歸電力專業討論,借鏡國際經驗,以開放態度公開討論,凝聚全民共識,將有機會透過務實創新的技術評估,共同打造最有利臺灣永續發展的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