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負擔過重的板子不能都打在老師身上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陳鐵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過重的學業負擔,扭曲了學生成長的路徑,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多次下發“減負”文件,但是並沒有得到根本好轉。近來,各地紛紛出臺落實“減負”的細則,並加強了監督檢查問責,對“減負”進一步加壓,形成了“減負”的高壓態勢。在“減負”的督查與問責中,首當其衝的是任課老師,似乎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是老師一手造成的,畢竟學生的作業是由老師佈置的。

作業量也因此成爲“減負”的難點之一。一方面,老師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是爲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提高升學率。如果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升學率不高,在學校領導眼裡總歸不是一名好老師,各種榮譽職稱也難以評上。另一方面,家長對減少作業量不買賬。“減負”要求控制學生的作業量,小學低年級不準佈置書面作業。可是,有些家長在知道孩子的作業少了以後,還硬要老師爲孩子多佈置一點作業。更有甚者,到校長處投訴任課老師工作不負責、不敬業

實際上,學生負擔過重並不都是由作業量造成的,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步,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考試較難問題普遍存在,考試題難度大,老師只能對學生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教育部門一直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健康成長問題,多次提出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然而,“減負”幾十年了,學業負擔依舊過重,說明了“減負”問題的複雜性。“減負”不能單純地被認爲是教育內部的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提高全民對“減負”的認識。

爲此,要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的資源差距,這樣一來,考試成績及升學率就不會出現較大懸殊,也就能保持合理的學業負擔;要改革招生及評價標準,採取多元化招生,同時,要充分發揮評價標準的教育教學導向作用,特別是政府對教育的評價;要切實提高家庭教育水準,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普及家庭教育方法,讓家長真正擔負起孩子第一任老師的責任;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提升老師的業務水平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減負”是一項複雜而長期的工作,要以對國家未來高度負責精神,以“不忘初心”的擔當,全社會共同發力,才能“減”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