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兩岸關係 港學者:北京很難柔性對待臺灣

大陸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認爲,臺灣如果成爲美國壓制大陸工具,就成了大陸的國安問題兩岸關係就難以令人樂觀。(圖/中新社

2020年臺灣大選結束後,海外許多分析都認爲香港的動盪與蔡英文勝選密不可分,同時更加關切北京未來對臺灣是否採取更強硬的政策。香港知名學者劉兆佳分析稱,香港對臺灣大選有重要影響,但非決定因素;而未來的兩岸關係肯定會愈來愈緊張,因爲臺灣已成爲美國壓制中國大陸戰略的一部份,成爲國安問題,大陸民意很難會同意北京用柔性政策對待一個「反中」的臺灣。

中國大陸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接受《多維新聞》訪問時指出,去年6月以來的民調資料都對蔡英文比較有利,一般都預測到她會勝出,但沒預料到能贏那麼多,這讓人有點意外。總體上來說是蔡英文成功把臺灣大選議題之爭轉移到主權、安全、政權方面,把反對習近平提出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當做選舉主題,獲得了較大成效。

至於香港修例風波,劉兆佳說,固然它是影響臺灣大選的重要因素,但並非決定性因素。畢竟,過去一年除了香港修例風波之外,臺灣、兩岸之間也發生很多事情,例如過去一年多,大陸不斷在外交軍事經濟方面施壓臺灣,造成臺灣一些人產生恐懼和憤懣,加劇對大陸的牴觸情緒。美國不斷制定一些國內法來插手臺灣事務,令臺灣不少人認爲可以依靠美國來制衡中國大陸。此外,國民黨在選舉過程當中也出現內部不和,韓的言行舉止也有可議之處,這都會影響選舉。

劉兆佳表示,這次大選結果反映大部分臺灣人就算沒有提出臺獨,也呈現頗爲明顯的分離主義傾向,這不單存在於民進黨支持者中,也存在於國民黨支持者中,可預見將來想讓臺灣大部分民衆接受「一國兩制」來達成國家統一是非常困難的事。

在未來的兩岸關係上,劉兆佳認爲,肯定越來越緊張。蔡英文和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斷搞「去中國化」,刻意讓雙方產生對立、敵對心態,甚至不斷制定新的法律阻礙兩地交往,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等。而美國則把臺灣納入圍堵大陸的印太戰略當中,進一步確認了臺灣在第一島鏈圍堵大陸軍事擴張的角色。未來臺灣跟美國會越走越近,政治和軍事上的交流會越來越頻繁,也會更多利用如《臺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等法律來強化對臺灣政治、軍事上的支持。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兩岸關係短期內很難好轉。

劉兆佳分析,大陸方面也已經覺得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不可能帶領檯灣尋求統一,頂多是說民進黨的臺獨傾向更爲危險。進一步來講,臺灣越來越變成美國壓制中國大陸戰略的一部分,這就已經構成國家安全問題,對北京來說這已不單是統一的問題。既然是國家安全問題,很難想像中國大陸不會對臺灣採取不比以前強硬的應對方法

劉兆佳最後說,現在大陸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情緒越來越高漲,希望在「兩個一百年」之內達成國家統一,消除臺灣作爲國家安全的威脅,減少大國崛起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大陸民衆也很難支持政府用關愛、柔性的方法來處理一個大部分人都反對中國大陸、反對「一國兩制」的臺灣。加上美國插手兩岸事務會越來越頻繁,兩岸關係的前景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