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臺新並保德信 獲利鐵三角成形

新金之彰銀及保德信大事紀

臺新金控2005年標得彰銀特別股之後,其間經營權之爭紛紛擾擾,就在即將屆滿16年的前夕,臺新金終於決定放下,以處分彰銀持股,順利換得合併保德信人壽,以建構金控旗下銀行證券保險的「獲利三支柱」。

16年前臺新金控砸下365億元重金標下彰銀特別股,但邁向合併之路卻荊棘遍地。先是2008年「被禮讓」失去總經理任權政黨輪替後,2009年又被特偵組打入二次金改弊案啓動調查,一拖就拖到2014年才以「臺新無違法情事結案

但在臺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哽咽發佈重大決議,忍痛要將臺新並給彰銀,臺新爲消滅方後,財政部卻不領情,甚至認定是臺新想吃掉彰銀的「陽謀」,2014年直接透過「公股總動員」奪下彰銀經營權,並違背經營管理移轉承諾,造成當年臺新金一次認列投資跌價損失高達148億元,也因此啓動司法程序雙方攻防一路走到2019年。

一直以來,市場普遍認定,臺新金控從名列前茅的民營金控,因爲被彰銀案綁架,包括2013年時合併紐約人壽破局,且陷入長期停滯的危機,獲利動能難以全力發揮,更反映在股價上相對委屈,「唯一解套之道,就是放手彰銀」。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嚴重衝擊金融市場佈局也重新大洗牌,保德信人壽因退出臺灣市場而公開標售,臺新金也盛大啓動併購保德信人壽計劃。但「老問題」如果不解決,最後可能又無疾而終,這也讓臺新痛下決心:處理彰銀持股勢在必行。

臺新金2020年8月與保德信簽訂合併約後,與金管會展開長達九個多月的溝通,多次進行補件,直到5月底達成共識,6月的第一天終於傳出喜訊

市場對此普遍看法樂觀,認爲臺新金如走完彰銀釋股和合並保德信人壽程序,可望重拾過去強勁獲利動能,絕對是「長多」的最佳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