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難纏 肉品水產都會遭污染

上海市疾控部門加強對電商平臺大型超市農貿市場進口冷鏈食品監測,保障食品安全,防範疫情輸入風險。(中新社

大陸在進口冷凍食品包裝驗出新冠肺炎病毒事件頻傳,但臺灣至今沒有一套檢驗標準全臺進口冷凍食品業者無所適從,只能自求多福。專家表示,新冠病毒喜歡低溫環境,在冷凍食品包裝上可以存活最長10天,建議政府針對高風險國家進口的產品包裝進行消毒;若消費者擔心,建議購買時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清洗包裝後再拆封。

專家籲對進口產品消毒

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表示,新冠病毒的污染主要的來源是人,許多是無症狀感染者,不曉得自己感染,一旦口沫橫飛,在食品的處理環節中,可能就會出現破口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大陸發生的污染事件是在食品包裝上檢出病毒,這樣的污染還需要進一步的資料釐清來源。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較活躍,在冷凍食品上的存活時間,可能達7、8天,甚至10天。

黃高彬指出,雖然大陸有在內容物檢出新冠病毒,但因應是拆封做檢測時被污染,而非製作過程所致,臺灣只需針對高風險國家的進口產品,在外包裝上進行消毒即可,不需限制企業進口。

消費者清洗包裝再拆封

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泉源則指出,不止水產品要低溫運送,很多肉類食品運送時也採冷凍運輸,比較可能是工作人員染疫,而在加工的過程中如包裝、外包裝時污染到。

李垣樟建議民衆,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必須觀察廠商信譽是否優良,應選擇品質好的業者,拆封前應清洗包裝,再取出食品來烹調。除此之外,平時也要養成勤洗手、消毒環境的習慣,減少感染風險。

沒有SOP 業者自求多福

日前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不排除對國內進口冷凍食品加工廠抽驗新冠肺炎病毒,但實際上衛福部至今沒有進一步作爲,也沒有標準作業程序新北市土城區世紀冷凍食品工廠和台山冷凍食品公司皆表示,工廠很難對包裝直接消毒,怕消毒液體接觸到肉品會有食安疑慮,若真需防範,還得仰賴政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