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151秒燒掉536億元 南韓國產Nuri號火箭試射成功

▲ 運載火箭南韓第一個太空發射場進行試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南韓於28日下午3時59分58分(臺灣時間下午2時59分58分)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試射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燃燒時間達到151秒,飛行10分多鐘,飛行軌跡最高點距離地面209公里。科學技術通信部稍早宣佈,試射結果相當成功,驗證了Nuri號火箭發動機穩定的燃燒性能;若持續開發,預計2021年就可以試射100%自主研製的Nuri號。

根據科學技術通信部及航空宇宙研究院說法,試驗火箭的燃燒時間較140秒的目標值多出11秒;液體發動機推力表現正常。此次試射是爲檢驗南韓自主開發的Nuri號三級運載火箭的第二級火箭75噸級發動機性能;試驗火箭長度爲25.8公尺,最大直徑2.6公尺,重達52.1噸。原預計於10月25日試射,由於推進劑加壓系統發現異常,才延遲至今。

綜合韓媒報導,雖然僅是試射,由於引擎是火箭的核心,爲實戰演練引擎性能,此計劃共耗資1.9572兆韓元(約新臺幣536億元)。

科學技術通信部第一次長李振奎音譯)稍早表示,有鑑於已經成功試射,未來若能穩定製造出300噸的第一引擎、75噸的第二引擎及7噸的第三引擎,並進行組裝,2021年便能擁有完全以國內技術研製出的發動機。

航空宇宙研究院火箭開發事業部部長高政煥則指出,2002年11月28日,南韓發射3號探空火箭KSR-3,經過16年的今天,試射了Nuri號火箭引擎,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他說明,此次試射是爲確認引擎是否能在飛行環境中正常運作,也是判斷髮射Nuri號以前還有哪些需要改善之處的重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