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2度試射「世界號」火箭 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

韓國最新太空火箭「世界號」。(圖/KARI)

韓國在星期二於南部海岸的一個小島上,發射他們的國產太空火箭「世界號」(KSLV-II, Nuri),這是該型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並且取得成功。幾個月前,世界號的首次發射期間,在高空後續點火失敗,衛星未能進入軌道。

美聯社報導,一些專家說,北韓十幾年來持續的彈道飛彈、太空火箭試射,促使韓國下決心要具備太空衛星發射技術,可以建立天基監視系統,也具備更大的彈道飛彈關鍵技術,可有效嚇阻北韓的蠢動。

下午 4 點,位在韓國南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發射中心」,進行世界號火箭的性能驗證,這款3節火箭全高47.2公尺、直徑3.5公尺,可將1.5~2.6噸的載荷送到300~800公里的太空軌道。全程電視直播,現已確定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在去年10月的首次發射中,世界號火箭的發射初期都很順利,也達到700公里的預期高度,但是在最後一階段,火箭的第三節發動機點火時間比計劃提前,使得後續推力不足,衛星沒有進入軌道。

在這一次的發射成功後,韓國將擠身成爲世界上第 10 個,具備太空火箭技術,可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

韓國是世界第10大經濟體,在世界市場上,半導體、汽車和智慧手機都有相當出色的成績。但是太空開發計劃上,落後於中國大陸、印度和日本。

韓國自 1990 年代初就具備人造衛星的製作技術,但是全部的發射任務都必須委託其他國家來進行, 2013年,韓國首次從本土成功發射了一顆衛星,但那枚稱爲「羅老號」的運載火箭,其第一節是由俄羅斯人制造的,因此也不算完整的自制。

韓國計劃在未來幾年,再進行4次世界號火箭的發射任務。還有向月球發射探測器的計劃。

爲避免北韓的敵對,韓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李俊根特別表示,世界號火箭是純粹的太空火箭,很難作爲彈道飛彈,因爲它使用的液體燃料必須保持在極低的溫度下,而且極易揮發,要發射時纔開始裝填。不過,太空火箭技術與彈道飛彈技術本就是一體兩面,韓國的澄清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