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戲劇牽線 拉近家長與孩子的距離

團員李政澤是位「臺灣之子」新二代,加入劇團後,待人處事態度慢慢改觀,他熱愛搖滾樂,未來希望能朝音樂領域發展。(高鈞麟攝)

部分青少年因好奇、新鮮加入「板橋囡仔劇團」,隨着年齡增長,加上考試升學等生涯規畫,導致團員流動率變大。團長張景怡認爲,其實最大原因來自家庭壓力,期盼藉着演出與辦工作坊的機會,讓家長看見孩子的表演和付出,從而轉爲支持,化阻力爲助力。

張景怡說,當初成立劇團目的是凝聚孩子,創造出學校和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間,找到自我面對生活的能量;初期所有人對活動充滿熱情與期待,但當團員進入新的生涯規畫或原有熱情消失,討論發想、排練或演出時常會「力不從心」。

她分析,團員「新陳代謝」主因來自家庭,不少家長擔憂參與劇團演出會影響孩子課業,但其實劇團裡的孩子有着相同背景,演出時沒有包袱和壓力,而且天馬行空的創作反而有助孩子發揮創意和想像力。

張景怡爲此開辦戲劇工作坊,團員們以戲會友、以劇交流,用自身故事,在課程中即興演出,並且邀請家長觀摩,讓家長看見青少年之間共同的語言,努力提升「家庭支持系統」,拉近家長與孩子距離。

家長黃靜蘭分享說,「孩子表演的話語,是她從不在家裡說的」,透過參與工作坊,逐漸讓她與孩子的溝通變得柔軟,親子關係也更和諧。

現就讀南強商工戲劇科3年級的簡宏勳,國二時加入劇團,可說是「創團元老」。他笑說,過去個性叛逆,參與劇團後,愛上戲劇演出,也因此改掉許多惡習,「算是浪子回頭吧。」

爲跟上時代腳步,簡宏勳開始學習拍攝製作微電影與Podcast,從議題發想、撰寫腳本、製作道具再到幕前演出,全部一手包辦,所有內容涵蓋親情、友情、愛情及課業4大面向,與年輕人息息相關,現在家人都很支持他。

另1名團員李政澤是簡宏勳國中學弟,是「新二代」,他直言,以前很不喜歡這種稱謂,但自從加入劇團,與學長姐一同排演,參與「新二代」計劃演出後,接觸到不少新住民,待人處事態度逐漸改觀,也逐漸消除對此稱謂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