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3位討海媽媽 重現野柳漁村樣貌

萬里瑪𨱈居漁村傳統文物。(新北市文化局提供/黃敬文新北傳真)

協會近年來舉行討海飯、藻面DIY、實習漁夫等創意活動,雖然成員僅有10多人,但每場活動的名牌、道具都是協會漁婦們親手製作。(瑪𨱈漁村文化生活協會提供/黃敬文新北傳真)

動員令

新北市萬里最爲人知的是野柳風景特定區,園內的女王頭1962年經一場攝影展後暴紅,爲當地帶來大量觀光潮,進而成爲觀光勝地,但隨着觀光業興盛,早年居民賴以維生的漁村歷史也漸被淡忘。爲了不讓當地傳統文化消逝,當地漁婦自發成立「瑪𨱈漁村文化生活協會」,學習地質導覽、蒐集漁具,承租野柳百年曆史的咾咕厝,重新打造爲「漁村展示館」,並規畫出許多討海文化活動,讓更多人看到萬里人文歷史。

湯錦惠原是萬里漁婦,1990年代參與野柳風景區解說員培訓計劃,學習當地質形成的原理,但她發現當地人並不熟悉,且傳統漁具都被隨意扔棄,爲了將所學擴及社區,她與地質園區同事蕭式棋、李瑞瑛組成「野柳囝仔」工作室,3人前往各個廢棄的漁村倉庫收集用具,並將社區解說系統化。

參與導覽培訓 成立協會

湯錦惠回憶,當時正好碰上921地震,南投友人一句「遇到瓶頸要靠自己」,讓她萌生擴大工作室的想法,由於當地漁民不諳文書,學歷不高、年紀又大,未來不討海後維生不易,因此她和同事找來當時的野柳國小校長林永昌一起合作成立協會,並以萬里地區的原住民族名「瑪𨱈」命名,盼在社區轉型同時保存地方歷史,野柳國小也提供2間教室作爲展示間,用做文物展覽之用。

身爲在地人的李瑞瑛直言,這塊土地今昔的樣貌差異甚大,過去長輩用木板船、傳統漁具以及傳統捕魚法「蹦火仔」出海討生活時,常常可見滿載而歸的盛況,如今漁船雖然愈來愈大、捕魚方式也已現代化,但過去漁獲豐收的景象卻不復存在,自己的孩子也對過去漁村印象很陌生,讓她燃起保護傳統文化的想法。

出書介紹儀式、訪談耆老

「老房子消失無蹤,傳統漁具也被當成垃圾,看了非常難過」,爲了讓下一代能夠認識野柳的前世今生,李瑞瑛毅然加入保護文化的行列,盼爲家鄉留一點東西。

隨着導覽規模擴大,導覽員團隊也從3人擴大爲10人,這些漁婦不收報酬,利用殺魚、卸貨之外的閒暇時間,幫忙從事導覽工作,原先野柳國小展示間已不敷使用,瑪𨱈漁村文化生活協會也以社區爲據點,2011年承租擁有百年曆史的漁村柑仔店,維持咾咕厝原有的樣貌,擺放先民生活物品、漁具漁器,並命名爲「瑪𨱈居」,成爲協會主要據點。

除了深入社區規畫據點,協會也開始田野調查,將整理漁具、社區和地質公園的特色編撰成書,出版兩本《走看野柳》系列書籍,同時訪談包含補網師、挽臉阿姨等地方耆老,除描繪耆老對於野柳的舊印象,也提及神明淨港等在地儀式,並將其收錄在《流金歲月》一書。

湯錦惠說,訪談耆老也等於走入社區,協會曾爲繪製一張舊野柳地圖,在當地阿嬤家蹲點1個月,彼此的關係從陌生到熟識,後來阿嬤還會主動煮點心給協會的人吃,訪談結束後,協會志工還是常跟阿嬤接觸,建立深厚關係。

連結地質公園 漁夫體驗

野柳地質公園是萬里重要景點,「保育、教育、社區、旅遊」是野柳地質公園4大核心,如今教育、社區都是依靠瑪𨱈漁村文化生活協會推動,協會不僅推出《瑪𨱈漁村文物導覽手冊》,讓外來客瞭解摸乳巷、土角厝等當地秘境,也透過小旅行深度走訪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漁村。

協會近年來更舉行討海飯、藻面DIY、實習漁夫等創意活動,雖然成員僅有10多人,但每場活動的名牌、道具都是協會漁婦們堅持親手製作。湯錦惠表示,大家年紀都不輕了,每場活動卯足全力,就是讓外界知道「野柳不只有女王頭,整個社區都是寶庫」,她們會持續發想活動,盼能在新時代中,找到萬里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