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增中風風險 近半患者沒症狀
天冷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心房顫動患者有較高風險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醫師說,有近半數的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沒明顯症狀,一直到嚴重發病才警覺。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助理教授詹益欣今天表示,天冷、溫差大,最近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患者增加3至4成,其中不少患者被送至急診後,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爲心房顫動。
臺灣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至2%,發生率隨年齡增長提高,65歲以上發生率爲5%,80歲以上成長爲10%,推估在臺灣超過23萬名患者。
詹益欣受訪時表示,正常人每分鐘心跳大約在60至110下左右,心房顫動患者心跳可能就超過120,甚至到170,且可能會不規則,忽快忽慢。這種亂跳的狀況,可能讓患者心悸、暈眩、胸痛,但有1/3到一半的患者,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症狀。
心房顫動和中風有關,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着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就是缺血性腦中風。
高齡帶來的心臟老化是引起心房顫動的主要原因,長者比較容易發病,且其他長者容易有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也都會增加心房顫動風險。
林口長庚內科部分析西元1996至2013年健保資料庫顯示,18年來共有新增30萬4252名心房顫動患者,平均每年增加1萬6902人,但持續規律用藥比率偏低,應該用藥、卻未吃藥的患者相當多。
詹益欣說,爲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缺血性中風,以往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雖能降低腦中風風險,但服藥後患者還要定期抽血監測,且藥物也容易跟飲食交互影響,出血的副作用也高,患者生活容易受到影響。現在有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不需監測、交互作用也少,有助提高患者服藥順從性。
除了藥物控制心房顫動,降低中風風險,醫師建議,平日應戒酒,每天飲酒超過5杯即爲過量,容易發生心房顫動;戒菸,抽菸者會提高3倍中風風險;冬天是心房顫動患者中風住院高峰,與夏天相比高出2成住院率,應注意保暖。
平日應避免過勞,經常輪值夜班或超時工作,中風危險高出5%;應採用北歐飲食法,根據今年在丹麥最新的研究顯示發現,多吃魚少吃肉、多吃莓果、以黑麥麪包當主食、多食根莖類蔬菜以及以油菜籽油做調理的「北歐飲食法」可有效降低14%中風風險以及32%粥狀硬化血栓性中風風險。10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