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過低是「1失明眼疾」警訊!常踩空、跌倒小心了

青光眼對視神經的傷害不可逆,是國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示意圖/ Shutterstock )

青光眼對視神經的傷害不可逆,是國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患者人數逐年上升、年齡層有下降趨勢,眼科醫師表示,由於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患者未能及早治療,等到開車某個角度視野看不到、下樓梯易踩空或跌倒、無法判斷物體距離等,已是晚期或末期病人,視野嚴重缺損。

根據健保資料,臺灣目前約有45萬以上的青光眼患者,醫師提醒,有家族病史、近視超過600度、40歲以上是高風險族羣,另因近年罹患原發開放性青光眼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若年輕人出現血壓很低、手腳冰冷、未規律做有氧運動者,也要小心。此外,即使眼壓正常也可能罹患青光眼,所以眼壓以外也應進行其它眼科檢查,以確認視力無問題。

臺北榮總眼科部主任級醫師劉瑞玲指出,傳統認爲青光眼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罹患原發開放性青光眼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其中不少是在青壯年就嚴重到需要手術治療者,這類年輕病人通常是高度近視者、血壓很低、手腳冰冷、未規律做有氧運動者。而高度近視人口增加,很可能與智慧手機普及且越來越多人自幼童期就開始使用的趨勢有關。

臺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總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更表示,門診中3到4成患者覺得不對勁時就醫,視野已嚴重受損,很可能3到5年就面臨失明危機。

劉瑞玲說明,由於兩眼視野大部分重疊,其中一眼出現問題時有另一眼補償,不容易察覺,因此大部分患者常誤認「眼睛很累」或「眼鏡度數不夠」,直到視力模糊不清求診時,才發現罹患青光眼且視野已嚴重缺損。

劉瑞玲表示,青光眼漸進式的視野缺損容易讓人無感,但嚴重惡化將影響日常生活,例如騎車、開車時無法注意到轉角而發生擦撞、下樓梯或行走時看不清高低落差而容易踩空或跌倒、拿東西時拿捏不準距離。

全球青光眼患者人數逐年上升,去年已突破8000萬,世界衛生組織(WHO)更預估2040年將突破1億人,而青光眼已是國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患者人數已逐年上升,根據健保資料統計,目前全臺有逾45萬人罹患青光眼。

青光眼治療關鍵在於控制眼壓、避免視神經持續受損,呂大文表示,現有治療分爲藥物、雷射、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目前第一線以眼藥水爲主,不過眼藥水多有紅癢等不適感,且須每天固定時間點藥,患者易忘記或覺得麻煩而忽略,再加上平時無症狀,患者容易中斷治療。

呂大文表示,部分患者即使多年使用眼藥水治療,眼壓仍忽高忽低、控制不穩,這時建議考慮手術治療,不過臨牀發現,許多患者對手術抱持誤解,例如動手術眼睛會瞎等,容易一拖再拖,造成病情嚴重惡化;根據健保資料,臺灣目前約有逾45萬青光眼患者,每年僅有1700名患者選擇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