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惠及新市民羣體

隨着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進城務工人員、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等羣體涌入城鎮成爲新市民。如何讓新市民羣體“進得來”“留得住”,消費金融機構近日多舉措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立足新市民客羣特點,創新金融產品,有效滿足新市民等長尾客羣金融需求。

爲進一步聚焦新市民羣體初入城市的“急難愁盼”問題,興業消費金融立足新市民生活需求場景,開發差異化的消費信貸產品,併合理設置申貸條件、合理定價。目前該機構除了有滿足新市民家庭消費的“家庭消費貸”外,還有“興才計劃”和“立業計劃”分別滿足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開支、畢業生與年輕白領的租房及再教育等實際需求,一站式滿足新市民消費需要。

新市民來到城市後,由於抗風險能力不足,在獲得金融服務時面臨諸多挑戰。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市民羣體大多采用靈活就業的方式,流動性較大,收入來源不穩定,因此很難提供穩定的收入證明,個人信用信息缺乏,金融機構授信較爲困難;另一方面,部分新市民由於房、車等本地資產不足,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對於傳統金融機構來說,這一人羣風險相對不可控,爲享受金融服務增添不確定性因素。

記者瞭解到,中原消費金融柚卡不僅提供專屬客戶經理服務,還堅持“去中介”業務模式,有針對性地提供更高額度、更低利率和更加便捷的服務,降低中間環節成本,提高消費金融的可獲得性。中原消費金融副總經理邵航表示,中原消費金融通過創新服務方式,實現新市民用戶不用交資料、動一動手指,消費貸款就能到賬,從用戶申請、額度測算、合同簽約、貸款審批到貸款歸還的全流程線上辦理,爲用戶提供便捷的日常備用金服務,還能省去交通等中間環節開支。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消費金融機構通過優化服務、依託金融科技等方式,不斷滿足新市民客羣的金融訴求。目前來看,在新市民授信方面還應完善舉措,以便讓更多用戶享受優質消費金融服務。數字化技術具備集約性、規模性、智能性和穩定性等優勢,在破解新市民授信難題過程中發揮着疏通堵點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招聯金融創新推出個體奮鬥者信貸解決方案——“自信”,支持用戶自主管理和證明自己的信用,打破信息壁壘,爲用戶提供及時有效的提額、降價、延期還款等服務。招聯金融主動創新貸後管理方式,通過金融科技深入瞭解逾期用戶的需求和困境,提供個性化的貼心還款服務,從“主動找客戶”的傳統貸後模式進化爲“客戶主動找”的新型貸後交互模式,有效提升用戶體驗,呵護新市民信用。

自《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發佈以來,消費金融行業正成爲一股促消費、強服務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新市民羣體約有3億人,他們在醫療、教育、住房、養老等領域有着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專家建議,下一步,消費金融機構應細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全渠道觸達新市民,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