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惠企利民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惠企利民。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圍繞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有關情況進行了詳解。

我國支付手續費總體低於國際水平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引導支付行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需要,切實增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滿意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等部門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及時出臺金融支持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加大減費讓利力度。數據顯示,2020年,銀行業減費讓利3568億元,較2019年增加40%,與降低利率、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相配合,完成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支付行業各方優化支付服務供給,採取減免商戶手續費等措施,向實體經濟讓利超過百億元。當前,我國支付市場競爭充分,支付行業持續讓利,支付手續費總體低於國際水平。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惠企利民進一步作出具體部署。範一飛介紹,此次出臺的12條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措施,涵蓋銀行賬戶服務、人民幣結算、電子銀行、銀行卡刷卡、支付賬戶服務等五方面,聚焦降費呼聲高、使用頻度高的基礎支付服務,爲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再幫一把。

此外,人民銀行配合銀保監會,推出降低自動取款機跨行取現手續費措施,適應異地養老、醫療等需求,便利百姓現金使用。“這些措施實施後,預計每年爲市場主體、社會公衆減少手續費支出240億元,其中惠及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超過160億元,有助於降低資金流通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消費提質擴容,對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範一飛表示。

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減費讓利一方面可以減輕市場主體經營壓力,促進經濟合理回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老百姓的負擔,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

溫信祥表示,減費讓利可以降低小微企業交易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進而提升消費。今年“五一”假期支付業務數據顯示,假期百姓出行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其中旅遊出行、餐飲住宿、影視娛樂均呈現較高漲幅,支付行業有力支持了我國消費擴容提質和假日經濟活力釋放。根據清算機構銀聯、網聯的數據,“五一”假期期間,共發生跨機構支付交易122.2億筆,金額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6%和32.3%;比2019年“五一”假期同比分別增長88.6%和70%。

支付產業是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快速發展,極大便利了城鄉居民的日常支付,成爲新時代的一張“中國名片”。據溫信祥介紹,2020年,我國支付系統處理支付業務金額8195萬億元,是同期GDP的81倍,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資金循環。2020年,銀行處理電子支付業務2352億元;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8273億筆;人均辦理移動支付筆數是615筆;移動支付使用率達86%,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

“總體看,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比較穩固,企業融資的便利性得到提升,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今年前5個月,我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64%,同比下降0.18個百分點。5月份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利率4.93%,同比下降了0.3個百分點。”範一飛說,今後要推動小微企業融資更加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降費不降服務”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支付手續費定價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如何確保此次降費政策有效實施、直達實體?

範一飛表示,爲確保本次降費政策落地見效,切實做到“降費不降服務”,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在出臺降費措施、指導行業協會發出降費倡議的同時,推出了“一個規範、兩套機制、三項加強”的配套措施。即規範支付手續費的收費情況,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對收費情況進行自查和清理,不得采取先升後降、轉嫁成本的方式變相提高支付手續費。同時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建立兩套機制,確保政策精準傳導,一是建立“小微企業動態識別機制”,合理界定小微企業身份;二是針對誤收費等情況,健全“費用退還機制”,簡化退費辦理的手續和流程,確保降費政策應享盡享。範一飛表示,人民銀行還將協同加強政策解讀、窗口指導和監督管理三方面工作,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實體。

郭武平強調,除了銀行需要減費讓利外,其他涉及的市場主體也要這麼做。目前存在多個市場主體多頭收費的問題,比如一些大型互聯網平臺通過導客引流來收費,一些提供風險緩釋措施的市場主體也收取一定的費用等。下一步,監管既要規範銀行端收費,還要在與融資收費相關的其他市場主體方面加大規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