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羣繼續“漫遊”:闖入民宅吃掉200公斤玉米,戶主爬房頂避險

它們白天尋找一個無人打擾的林間空地休息,夜晚開始穿越村莊農田徒步,也曾闖入縣城當地居民家中肇事”,吃掉不少玉米禾苗,還踩死了一村民家的兩隻雞。

全文3130字,閱讀約需6分鐘

京報記者 薄其雨 黃啓鵬 白德彰 實習生 黃琪峰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楊許麗

▲村民講述象羣闖入大水衝民宅:吃掉200公斤玉米踩死2只雞 戶主房頂避險。

5月30日,雲南15頭亞洲野象仍在向北遷徙,40余天的路程已長達400公里。

它們原生活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自4月16日起,17頭野象從普洱墨江縣遷徙至玉溪市江縣,其中2頭返回墨江,其餘15頭繼續從元江行至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並於24日抵達玉溪市峨山縣。

據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消息,30日上午,在峨山縣逗留6日後,野象羣已進入玉溪市紅塔區境內。

“北遷”的日子裡,它們白天尋找一個無人打擾的林間、空地休息,夜晚開始穿越村莊、農田徒步,也曾闖入縣城和當地居民的家中“肇事”,吃掉不少玉米和禾苗,還踩死了一村民家的兩隻雞。

數據顯示,野象羣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這些數字還在動態增長中。

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2個無人機監測小組利用無人機紅外功能不間斷地對野象羣實施勘察、跟蹤,由聯合指揮部通知沿邊羣衆及早做好撤離和防範準備,確保人身財產安全。

同時,國家林業草原局派出5名專家於30日前往紅塔區,與指揮部共同商討應對象羣北遷相關措施

貴州省野生動物與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員冉景丞告訴新京報記者,本次野象遷移並非有意識的,“它們可能是在‘漫無目的’地尋找‘出路’”,如果野象羣一直沒找到棲息地,它們也有可能原路返回。

▲野象羣在山林間活動。圖源:“雲南發佈”

野象羣在縣城遊蕩,“大象在外,小象在裡”

5月30日凌晨,雲南北遷的15頭亞洲野象進入玉溪市紅塔區大灣村附近。地圖顯示,大灣村位於峨山縣峨峰山以北20公里左右,此前6天時間裡,它們一直在玉溪市峨山縣逗留。

據峨山縣相關部門介紹,這15頭野象中,有成年雌象6頭,雄象3頭,亞成體象3頭,幼象3頭。

在野象羣經過之前,地方派出所會提前通知村民撤離,讓他們在田間疏散,可以離村躲避,也可以藏身自家房頂或二樓。有村民爲防止大象進入民宅,選擇用拖拉機堵住院門。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與野象羣相遇。

5月27日晚,野象羣在峨山縣城遊蕩其間曾走進一家車行

車行監控顯示,它們保持着“大象在外,小象在裡”的基本隊形,翻越高速路從後門進入車行,大大的身軀幾乎頂到車行的門檐,當時正好在車行裡的老闆緊急躲進一輛車內避險。

老闆王先生形容,野象走路如同貨車經過,可以感受到每一步的震動,它們用鼻子把車行門前的柵欄掀翻,其中有一頭野象在他面前轉身而過,“當時與它就是大眼瞪小眼,我只好裝死,不敢動,氣都不敢喘,現在想起來都後怕。”

在峨山縣城徘徊許久後,28日下午,野象羣翻越峨峰山向玉林酒廠方向行進。

酒廠附近的路上留下了它們沉重的腳印,長至60釐米、寬約40釐米的小坑記錄着它們的行動軌跡,隨後這個軌跡又延伸到深山之中。

▲野象留下的腳印比成年男子腳掌大一圈,腳印深至腳踝。圖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在上山的一小段陡坡上,本沒有路的山地被野象羣開墾出一條小路,筆直的路線一直通到山上,灌木叢被踏平,泥土被翻新,途中還留下了它們的糞便。

29日晚間,野象羣又走出了峨峰山,在紅塔區南安哨村一水塘休整後再次出發北上,沿着山脊到達大水衝村,這裡距昆明邊界僅有20餘公里。

紅塔區大密羅社區監委會主任施家雲目睹了野象入村全過程。29日晚至30日凌晨,他一直在大水衝村負責居民安全工作,他回憶說,昨晚村裡使用渣土車堵住了進出口,並用廣播宣傳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並把老人和孩子轉移到了安全的房屋內

當野象闖到村民家中時,大家都只能躲起來遠遠地觀望。

大水衝村一村民回憶,昨晚一頭野象用腳踢開了某戶村民的院門,“弓着腰、收着肚子進入屋內”,該村民房屋頂樑上還有野象背上的黃色泥巴,門口一吊燈被撞壞,院內一片狼藉。

30日凌晨,象羣破門闖進大水衝村郭朱光家中,郭朱光與妻子立刻爬上房頂避險,象羣在屋內吃掉200公斤玉米、踩死2只雞後離開。當地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已提前通知大家撤離,但郭朱光抱有僥倖心理留在家中。象羣從郭朱光家出來後又進入稻田覓食,隨後走進深山。

水缸裡養了20多條黃鱔,水缸被撞翻後黃鱔順着水道逃走。雞籠裡面養了四隻雞,其中兩隻被一腳踩死,一地雞毛。”

▲村民家中被野象食用過的玉米。受訪者供圖

無人機紅外功能夜間“跟蹤”

野象羣一路向北走,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的四架無人機便一路“追趕”。

新京報此前報道,自5月27日中午,受玉溪市林草局邀請,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帶着生命測試儀、紅外觀測眼鏡、望遠鏡等前往玉溪市監控象羣。

因夜間野象羣較白天更爲活躍,跟蹤觀察難度增大。

29日21時起,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2個無人機監測小組,利用無人機紅外功能不間斷地對野象羣實施勘察、跟蹤,及時向聯合指揮部彙報野象羣最新活動線索,由聯合指揮部通知沿邊羣衆及早做好撤離和防範準備,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

在大水衝村村民家中覓食到玉米,在村西北地區的稻田啃食過莊稼後,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無人機監測小組在30日上午監控到,野象進入玉溪市紅塔區大灣村附近。

這已經是他們執行象羣監控工作的第四天。野象羣需要休整,人也需要。

▲正在休息的無人機監測小組。來源:雲南森林消防總隊

30日9時34分,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接替勘察跟蹤任務,無人機小隊才返回聯指休息,在午餐和無人機維護檢修後,他們利用現有條件,有的窩進沙發椅,有的席地而睡,短暫的休整過後,晚上他們還將繼續接替象羣監測任務。

目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派出5名專家前往紅塔區,與當地指揮部共同商討應對象羣北遷相關措施。

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8日曾發佈消息,專家分析,從野象羣所處位置和近期活動特點看,有繼續向北偏東遷徙的趨勢。目前,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下一步省林草局和相關部門將採取多種措施防止野象羣北遷,助其逐步返回普洱或西雙版納原棲息地。

有專家表示,人爲展開圍堵行爲時,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保證野象的安全。用麻醉槍麻醉野象後再運走的行爲,是非常不可取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可能會造成野象的報復行爲。同時,目前也未有一種很好的辦法解決野象的去向問題。

貴州省野生動物與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員冉景丞提到,我們目前已經錯過了野象最佳遣返時期。通過分析,野象原棲息地的面積正在減少,生存環境持續惡劣。同時因爲氣候變化,造成了棲息地的生態變化,種種原因促使它們選擇新的棲息地,展開了這次遷徙。但是目前對於大象的準確遷徙原因並未瞭解,人類不應該隨意對大象展開勸返行爲。

▲在村中活動的雲南野象。圖源:“雲南政法”

“可能是‘漫無目的’地尋找‘出路’”

據冉景丞介紹,本次遷移的亞洲野象共十五隻,其中6只雌性,3只雄性,這種性別比例符合亞洲野象的族羣特徵。亞洲野象平日以小家庭的形式生活,也會在頭象的帶領下集結爲較大的族羣,本次遷移的象羣便是多個小家庭組成的大族羣。

“亞洲象族內等級並不森嚴,沒有其他物種中類似‘王’的角色。之前有一隻小象走散,實際上就和家庭中的孩子不小心走失了一樣,並非異常現象。”冉景丞說

冉景丞猜測,本次野象遷移並非有意識的,“它們可能是在‘漫無目的’地尋找‘出路’”。

冉景丞稱,野生動物對棲息地具有非常敏銳的感知,當感覺到原棲息地不再適宜生存時,便會設法改造環境或是尋求新的棲息地。人類在當地種植橡膠林、茶葉等經濟作物時,變相減少了亞洲象的覓食空間,象羣的遷移可能與此有關。

“野象羣一直在向北遷移,說明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棲息地。”冉景丞提到,如果野象羣一直沒找到棲息地,它們也有可能原路返回。

多年從事亞洲象種羣研究的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認爲,熱帶雨林面積縮小,導致亞洲野象離開了西雙版納家園。此外,象族不斷壯大也增加了它們外出找新家的機率。雲南省多位專家也曾發表論文指出熱帶雨林面積正在縮減,生態環境退化

冉景丞建議,應該以溫和的方式應對亞洲象的到來。居民要避免使用激烈的行爲和刺耳的聲音驅趕野象羣,如果需要對野象羣行進路線進行干預,可以設置一定的障礙物使其改變行進方向。如果以不當方式激怒亞洲野象,很可能導致亞洲象攻擊人類。

“想要與亞洲野象和諧相處,最好的辦法便是尊重野象的生活方式,爲其留出生存空間,減少對其棲息地的侵佔。”冉景丞說。

值班編輯 吾彥祖 花木南

本文部分內容首發自新京報公號“重案組37號”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