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投基”:A50ETF火速建倉 險資跑步入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見底跡象越來越明顯。近日,險資大幅認購中證A50ETF配置權益資產引發市場關注。從已經完成認購的平安中證A50ETF、摩根中證A50ETF來看,在兩隻ETF前10名基金份額持有人中,險資均佔了四個席位。

平安系最爲積極

3月12日,備受市場關注的中證A50ETF迎來了首批兩隻產品上市交易。據此前公告,平安中證A50ETF(159593)和摩根中證A50ETF(560350)均頂格募集20億元。引人注意的是,從兩隻基金持有人情況來看,險資成爲機構認購的主力。

其中,平安中證A50ETF前10名基金份額持有人中有4家屬於“平安系”,其中平安人壽持有比例最高,達20.91%,“平安系”合計持股比例達到28.66%。

摩根中證A50ETF十大持有人中也有四席險資。依次爲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分紅—個人分紅、國華人壽保險—分紅二號、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萬能—個人萬能和中國人壽再保險。持有比分別爲3.97%、2.2%、0.88%和0.71%。

據悉,中證A50指數就是一隻行業分佈均衡的大盤寬基指數,它從中證三級行業龍頭中選取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各行業最具代表性的龍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除了上述兩隻ETF之外,近期中證A50ETF易方達(563083)等跟蹤中證A50指數的產品也正在發行。

華南一家險企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近年來,市場行業輪動速度加快,過度押注單一行業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較大的波動和回撤,在此背景下,長期可能帶來較好投資體驗的均衡配置理論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相比投資於單一行業,均衡投資可助力投資者更全面地把握產業發展機遇,通過指數化投資便捷佈局成爲許多人的選擇。中證A50指數作爲大盤風格指數,主要選取各行各業在市值、盈利能力等方面名列前茅的上市公司爲樣本,這樣既可以避免個股的風險,又能享受到行業增長的收益,這與保險資金穩健、長期配置需求相匹配。

回顧2005年至今,隨着國內產業發展重心的變化,A股市場經歷了較爲典型的4輪大類行業輪動:第一輪是2005年至2011年,快速城鎮化帶動上游資源和中游製造佔優;第二輪2011年至2016年,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浪潮帶動科技行情;第三輪2016年至2021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居民消費升級推動大消費行業佔優;第四輪2021年至今,國內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紅利+科技的槓鈴型策略相對佔優。每一輪的行業風格輪動都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鮮明特點,而從時間維度上來看,行業風格輪動的速度也在加快,過分押注某一行業可能會錯過行業輪動下的投資機會,均衡投資的意義由此顯現。

招商證券認爲,中證A50指數的推出,填補了全市場50指數的空白,全面反映了各行業最具代表性的龍頭上市公司證券長期運行態勢,可以幫助持續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增強了我國資本市場對A股核心資產的定價能力。

“經過連續的調整,A股市場上的核心資產估值已經達到歷史底部,性價比凸顯,預計後續幾隻A50ETF的上市認購也會受到險資的追捧。”上述投資經理說。

險資投基佔比或逐年提升

從平安、摩根兩家公司的中證A50ETF上市交易書來看,兩隻ETF均迅速完成了建倉,持有股票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的比例分別高達96.05%、90.94%。中信證券的研報認爲,若成立時板塊熱度較高,則ETF可能選擇快速建倉,對上市前指數的絕對和超額收益存在正向影響;若成立時市場較疲弱或跌幅較大,則ETF可能選擇推遲或者緩慢建倉,對指數影響較小。

在業內人士看來,佈局中證A50ETF相關產品,主要是險資應對當前不確定性環境之下的被動投資策略。實際上,近年險資在降低權益投資佔比的同時,也在調整權益資產內部配置比例,增配此類寬基指數基金可以較好地規避風險。

東吳證券分析師胡翔認爲,持續低利率環境,疊加存量非標高收益資產集中到期,險資再配置收益率顯著承壓。以十年期國債爲代表的長端利率中樞水平整體下行,從2019年3.0%中樞震盪下行至當前2.3%附近。在新規則下,公司面臨利潤成長性與穩定性的權衡。對於負債成本較低的大型險企,高股息資產的相對優勢逐步顯現。但對於負債成本較高的中小險企,配置高股息掣肘來自股息策略或難以滿足絕對收益率考覈和“非交易性”實務判斷要求。

展望未來權益市場表現,泰康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權益市場被低估,對股市後續表現影響偏正面,權益資產在大類資產配置中具備相對性價比優勢。目前多數行業偏低估,其中週期、金融地產估值分位數更低。

“從宏觀政策角度來看,監管層對市場的關注度以及施政力度明顯提升。”泰康資產相關負責人說,近期,監管層持續出臺股市相關的鼓勵性政策,從加強融券監管再到鼓勵併購重組,最終匯金直接下場擴大ETF增持範圍,都顯示了很強的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意願。

胡翔表示,中性假設下,預計2024年至2026年,險資股基餘額佔比分別爲12.5%、13.0%和13.5%,逐年提升至2030年15.0%左右,期末股基餘額爲3.74、4.18和4.64萬億元,其中股票投資餘額分別爲2.24、2.51和2.78萬億元。

“險資長期入市與權益市場長牛是共榮共生且互爲前提,險資需要在償付能力充足率、投資收益目標和資產負債匹配的財務目標三者間尋求平衡。對於2024年,險資仍有響應監管號召長期資金入市的配置動力。” 胡翔補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