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喚醒”故宮200餘歲貼落

標題現代科技“喚醒”故宮200餘歲貼落

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在自己精心設計的符望閣內添了一幅巨型貼落,4米多高、近3米寬的牆面有一幅錯落有致的青綠山水;200多年後的今天,故宮博物院的匠人們用最穩妥的科技手段爲這件《蔣懋德山水圖貼落》全方位體檢,量身設計修復方案,用傳統手藝撫平摺痕

昨天,故宮文保科技部修復室裡青山綠水半卷展示。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介紹,5月18日,首都博物館將推出《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屆時觀衆可一睹這件文物的全貌。這是該院首次將尺幅如此巨大、病害情況如此嚴重的一件書畫類文物進行精心修復。

用“光”揭秘貼落行蹤

符望閣位於故宮東北部非開放區域,樓內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有“迷樓”之稱。《蔣懋德畫山水圖貼落》曾是符望閣內一面“牆紙”。修復前,它已傷痕累累。故宮博物院修復組組長楊澤華說,貼落一直摺疊存放,因爲尺幅太大,絹質糟朽、缺失嚴重,修復師也不敢輕易打開,一碰就掉渣,渾身上下至少十幾道摺痕,還出現了斷裂、空鼓、起翹、缺失等病害。

爲了儘可能恢復原貌,修復人員引入一系列科學設備進行“問診”。比如經過透光拍攝,可以清晰地看到貼落背襯裡有三處題簽;再詳細比對題簽的書法,發現其結字用筆等手法皆不相同,並非一人所書。足有成人巴掌大的題簽揭秘了貼落的行蹤秘密:該畫作於清末就從牆壁上揭下並卷折存放多年,導致畫作出現斷裂等嚴重病害。

左輪手槍”還原畫家筆觸

在修復室,多光譜成像設備被修復師們戲稱爲“左輪手槍”——通過八濾波片輪轉拍攝文物,讓現代修復師與古代畫家隔空對話成爲可能。

故宮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展示了三張圖,每張都使用不同波長的光拍攝。“你看,可見光波長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深淺不同的樹葉效果,但是在950納米波長下,淺色的樹葉就消失了。”這說明畫家描繪淺色的樹葉主要用了靛藍染料深色的樹葉其實用的墨色,這些細節會給後期全色修復時提供參考。

“通過紅外成像技術,在近紅外波段下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貼落畫中碳墨線條分佈的情況,相當於看到了畫家最初的底稿,看清了顏料下掩藏的一些細節。”楊澤華說。

5月到首博可逛“迷樓”

如今,巨幅貼落修復完成,正在爲200餘年來首次出宮做最後準備。“展覽結束後,回到故宮會繼續展出。但由於歷史原因,符望閣裡的格局已發生變化,這件貼落不能回到原處了。”楊澤華笑着介紹。

“在虛擬空間,它還可以‘回家’。”故宮資料信息部主任蘇怡接過話茬兒,“我們復建了一座虛擬的符望閣,觀衆不僅可以走近觀賞這件貼落,還可以瞭解‘喚醒’文物的全過程。預計5月,觀衆在首博就能走進這座‘迷樓’。”

新聞現場

“耐下心,追求更完美”

“科技手段讓修復更精準更完美,但修復的過程依舊需要耐下性子,不急不躁。”在修復室裡,剛修復完成的《蔣懋德畫山水圖貼落》被掛在架子上展示,故宮博物院修復組組長楊澤華湊近畫,不時點評細節,“點點滴滴都是課題,值得仔細琢磨。”

“這件貼落是近年來故宮修復貼落中最大尺幅的一件。”楊澤華說,修復保護難度因此倍增,特別考驗修復人員揭畫心、全色時的耐力。“沒有捷徑,就是一點點的修。”故宮博物院紀委書記羅先良說,這次修復工作,是“文化+科技”的文保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現代文物保護和展示工作的一次經典範例。未來,這樣喚醒文物的過程將成爲故宮的常態本報記者 劉冕 崔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