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傷「心」 莫輕忽血管問題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別以爲血管疾病是秋冬纔會發生的疾病!臨牀發現,最近天氣逐漸炎熱,仍陸續出現許多心肌梗塞病人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夏季高溫更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千萬不可因爲氣候炎熱,就輕忽防範工作

▲夏季悶熱易傷「心」 莫輕忽血管問題找上門(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日前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腦血管疾病僅次於癌症高掛第二和第三名,雖不及癌症死亡人數之高,卻是國人慢性疾病的頭號元兇;署立豐原醫院心臟內科曹承榮主任表示,高溫悶熱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年初1-4月每月平均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約4-5例,當季節轉換進入初夏的5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就高達14例,比例已和心血管疾病好發的秋冬季節相去不遠。

曹承榮主任指出,日前曾收治一位42歲年輕人,初次嘗試腳踏車至15公里外的廠房上班,在高溫烈日環境中,騎上將近2小時車程,由於先前沒有漸進式運動訓練,在返家路程中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突然胸悶昏倒,所幸身旁同事緊急送醫,即刻進行心導管手術疏通,才挽回一條寶貴性命

國際間調查發現,心血管疾病在歐美國家死亡率逐漸下降,東南亞地區包括臺灣卻有逐年緩步上升的趨勢。曹主任解釋,由於近年三高盛行、國人肥胖問題增加,加上社會結構逐漸老化、年輕族羣又經常工作過勞、壓力大,青少年時期BMI過高等綜合因素影響,不僅造成中高年齡層與年輕族羣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更促使心血管疾病走向M型化的趨勢。

近來醫療技術進步,在面對心血管疾病時,多以安全性較高、微創的心導管手術替患者進行疏通,僅少數約5%患者需以風險較高的開心手術治療。但由於心導管手術置入支架材質不同,術後需服用雙重抗凝血藥物長達6-12個月甚至終生,許多患者感到困擾甚至自行停藥,不僅可能造成支架內血栓的形成,嚴重者更可能有死亡的風險。

曹承榮主任強調,臨牀上除了病患因爲其他治療需求,如化療造成血小板下降、開刀等因素會視情況建議暫時停藥,一般像大腸鏡、胃鏡檢查則不需停藥;此外,國內亦有新一代經臨牀實驗證實縮短服用抗凝血藥物期間,不會造成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的塗藥支架,對想避免長期服藥的患者可說是另一種選擇。

天氣逐漸高溫炎熱,曹主任也呼籲,由於夏季人體血壓較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多留意;運動時應採循序漸進方式,切勿短時間劇烈運動大量流汗後要適時補充水份,不要在高溫環境下大量食用冰品或生冷食物,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以清淡的飲食爲主,才能平安度過每一個季節,避免心肌梗塞找上門!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