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6省區市專家在渝發佈最新考古成果
新京報訊 據重慶市政府網消息,近日,第九屆西南考古協作會暨西南地區巴蜀文明進程考古新發現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來自西藏、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6個省區市的考古專家齊聚一堂,發佈最新考古成果。
距今5.5萬年前至距今8000年前,在貴州省安順市的普定穿洞遺址內,一個跨越了舊石器時代中期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用超過6米的文化堆積層厚度,書寫下迄今爲止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磨製骨器出土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的篇章。在普定穿洞遺址內,除了石器時代遺址內常見的石製品,還出土了有機質工具3000餘件,它們類型多樣、加工精緻,主要包括骨鏟、骨錐、骨矛頭、骨箭頭、骨魚鉤、骨叉形器以及牙齒等。
同時,遺址內還出土了動物骨骼殘片10萬餘件,主要來自獼猴、獾、熊、豬、麂、鹿、犀牛等動物屬種,它們爲古人類製作各種各樣的骨器,提供了原材料基礎。
除了動物骨骼之外,在普定穿洞遺址內,還出土了豐富的人類化石。考古專家們在這裡共發現了3座墓葬,出土人類骨骼3件,隨葬骨器5件,而一件初步推斷年代爲距今5萬-6萬年的早期現代人臼齒化石的出土,更是爲遺址帶來了更多待解之謎。
近年來,大量簡牘在西南不同地區出土。首先被提及的,是雲南昆明河泊所遺址的新發現,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蔣志龍介紹,經過今年的繼續發掘,在這個遺址內,專家們已經發現簡牘5萬餘枚,其中文字明顯的簡牘就有5000多枚。同時,考古專家們還在遺址內發現了超過1300枚封泥,其中,不僅首次發現了“交趾太守章”,完善了古代益州郡與周邊郡級的行政網絡,還首次發現了“滇王相印”封泥,它是繼“滇王金印”等文物之後,有關古滇國的又一重要物證。
編輯 張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