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上的棋局

(圖/美聯社)

中國大陸和印度一直是微妙的關係,亦敵亦友。一方面,兩國都是金磚國家,還定期舉行峰會,但另一方面印度又是美國印太聯盟的要角,幫助美國一起圍堵中國。龍與象的競爭,從航母到太空,從北方喜馬拉雅山的班公錯湖,一路拚到印度洋的「珍珠鏈」。不可能真爆發戰爭,但在沉悶的氣氛下,又可看到一些精算過的對弈棋局。

10月10日,中印第13輪軍長級會談不歡而散,會後也沒有聯合新聞稿。從去年5月中印邊界爆發衝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4名中國士兵死亡之後,雙方已進行過12輪的談判,希望能降低邊界緊張。

一開始因爲軍事對峙,大家必須先把部隊拉開,亦即所謂脫離接觸,所以6月就進行了3次談判,然後大概每個月1次。但到11輪以後,談判的間距就愈拉愈長。因爲脫離接觸之後還有後面的撤軍,及雙方在邊界的建設等問題,議題愈來愈複雜,會談也愈談愈僵,會後也只能各說各話。

這輪談判破裂的原因,是印方要求中方在普桑平地、溫泉和巴里加斯三地撤軍,恢復到2020年4月的實控線狀態。但是中方已表明這三地位置重要,不可能撤軍,這是底線,且中國在這裡的駐軍也早於2020年4月,因此印度的要求是不合理、不切實際的。

中印邊界的情勢很微妙,因爲沒有一條大家都接受的邊界,只有雙方實際控制的實控線。既然是實控線,講的就是實力,以及雙方各自鯨吞蠶食之後的既成事實,不是國際法。所以中方認爲,這三地就是我實控的地方,我在這邊的建設又比你進步,要我撤,豈不太不實際? 所以中國告誡印度,「應珍惜得來不易的局面」。這就是國際政治權力的本質。

中國在與印度談判的同時,也在印度旁邊的小國不丹落了一個棋子。10月14日中國大陸與不丹簽署了《關於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消息一出,震動了印度。

不丹的外交過去都是印度在指導。2017年中國大陸在靠近不丹邊界的洞朗地區修建公路,引起不丹抗議。而中國軍隊若進駐洞朗,可直接掐住聯絡阿薩姆省和印度本部的西里古裡走廊,對印度構成極大威脅。因此印度以幫不丹抵抗中國侵略的理由介入,與中國對峙了70多天。最後雖以雙方撤軍和平收場,但不丹和中國的邊界問題也被搬上了檯面。

不丹和中國談判邊界的過程,印度不可能被矇在鼓裡,所以檯面下的外交拔河一定也相當熱鬧。但是不丹最後還是選擇走自己的路,小國的外交抉擇就很耐人尋味了。其實尼泊爾也是一樣,他們都屬於印度勢力範圍內的國家,但中國對尼泊爾的經貿外交也着力甚深,這是挖牆腳,但也給了小國一個左右逢源的機會。

中國跟不丹談邊界問題或在測試印度的底線,或也給印度加緊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壓力。印度副總理奈杜在本輪會談前的10月8日,到有領土爭議的阿魯納洽爾邦(即中國的藏南地區)巡視,也在宣示主權。大陸對此表示抗議。中印雙方都有想要的、要不到的、不可能給的,都在下棋。

中印邊界談判,治標容易。若要大家都認清現實,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