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治療對付癌症結果出爐 胰臟癌存活天數中位數344天

細胞治療輔助治癌,醫事司公開存活中位數。圖爲醫院細胞治療中心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立法在即,在立委監督下,衛福部醫事司15日公開以細胞治療輔助治療實體癌的結果,人數最多的第4期大腸癌,存活天數中位數爲677天,肝癌368天、胰臟癌344天,乳癌則因尚有過半病人存活,天數無法計算。醫事司強調,這並非代表細胞治療的「成效」,原因是癌症治療並非只單一方式,而是輔助治療、標靶治療等,且數據沒有對照組可參考。

衛福部2018年發佈《特管辦法》,覈准6大類自體細胞治療技術,適應症包含癌症、燒傷、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皮膚缺陷等。由於癌症病患的治療成效遲遲未公開,在再生雙法立法過程中引起爭議,立委、民間均擔心,在欠缺成效資料時,病人可能會因資訊落差,花大錢買希望。

衛福部醫事司15日公開以細胞治療輔助治療實體癌的結果。(醫事司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衛福部醫事司15日公開以細胞治療輔助治療實體癌的結果。(醫事司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衛福部醫事司15日公開以細胞治療輔助治療實體癌的結果。(醫事司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醫事司15日公佈細胞治療輔助治療實體癌的結果,首次接受細胞治療的癌症病人,收案時間爲2019年5月。截至2022年底,完成完整療程人數共538人。由於死因統計結果只有到2021年底,在那之前,實體癌第4期的病人中,至少接受1劑細胞治療者共536人次,平均年齡58.3歲。

在人數較多的癌症中,治療第4期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共56人,存活天數中位數爲677天。治療第4期肝癌的病人共36人,存活天數中位數爲368天。治療第4期乳癌的病人共24人,因過半都仍存活,中位數上無法計算。而治療第4期胰臟癌者共19人,存活天數中位數爲344天。

醫事司長劉越萍強調,這項資料並不代表細胞治療的「成效」,原因是癌症治療並非只採取單一方式,而是輔助治療。舉例而言,一肺癌患者,可能會接受化療、標靶治療,只要化療不成功,就可以接受細胞治療的輔助治療,且這些數據沒有對照組,只能病人自己跟自己比,加上死亡個案難追蹤,醫院雖有細胞治療資料,但死亡資料卻是在國家的系統中,因此只能統計至202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