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開發磁控病毒治療癌症 有效抑制肝癌細胞增殖

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廖子嫺(左起3)率研究團隊與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李志鵬(中)於記者會後合影。(國科會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病毒治療是常用來治療癌症的方式,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廖子嫺團隊,有效提升病毒治療的效率,所開發的磁控病毒,可應用於不同癌症治療,使病毒在磁場的遠程遙控模式下,精準控制於腫瘤部位,大幅度降低免疫反應的副作用,也可有效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其技術已在臺灣、日本及中國大陸申請專利,美國專利現正進行第3次審查階段。

病毒療法於2015年獲得臨牀批准後,重組腺相關病毒的遞送也相繼於2017年取得許可。2015年,權威研究期刊《Nature》提出,若能透過血液循環遞送病毒取代腫瘤內直接注射方式進行,將可大幅度擴大病毒再癌症治療的應用性。

然而,透過血液循環遞送病毒到達目標位點的數量有限,因而使得此係統的使用仍然具挑戰性。儘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英文簡稱FDA)允許使用更高劑量的病毒使用量來實現更高病毒轉導率,但大多數病毒最終積累於肝臟中,導致治療效率低下。

爲提升病毒治療的應用層面及其在癌症治療平臺的治療效率,廖子嫺研究團隊以磁控病毒技術爲核心,開發了多種奈米修飾病毒釋放載體,來提升其應用性。

廖子嫺研究團隊相關開發系統包含磁控式光動力病毒、腫瘤微環境敏感性之磁控病毒型奈米微粒等系統。此些系統的開發不僅可以提升病毒在血液系統遞送之治療效率、精準性及腫瘤標靶效力,更可以降低非目標遞送所引發的副作用及毒性反應;而磁控式病毒更可以做爲病毒即時追蹤的工具。

廖子嫺表示,爲了將此磁控式修飾技術進一步擴大開發其在不同治療系統的應用,將此磁控修飾技術結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之免疫治療藥物,應用於修復腫瘤微環境免疫系統及原位肝癌治療中。

廖子嫺提到,磁控病毒系統的開發,使得腫瘤周邊的相關巨噬細胞由促腫瘤生長型態轉換爲抑制腫瘤生長型態,進而達到抑制原位肝癌生長之目的。此外,亦可誘發免疫反應來募集更多的抑制腫瘤生長型態的巨噬細胞聚集,不僅可提升腫瘤周邊的免疫抑制效力,亦可有效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

廖子嫺指出,磁控病毒與磁控式修飾免疫治療藥物系統的開發,不僅可以運用於不同的腫瘤治療,更可結合光動力治療或免疫治療等系統來進行協同治療,進而提升治癒效率、調節正向免疫、增強抑制腫瘤生長效力,並強化病毒、免疫與奈米技術相互整合下對於癌症患者的治療效力,延長患者壽命。此外,修飾後的磁導病毒,將可望解決傳統追蹤體內病毒分佈的技術,對於跨領域生醫產業與病毒療法發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