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B小姐姐爲何這麼貴?一樁預先張揚的漲價案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鐵士代諾201,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價格暴漲,玩家看了會流淚,土豪看了會後退

之前曾有不解風情的玩家質疑《尼爾:機械紀元》這樣一款以色相爲擼點遊戲配不上如此熱度,並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卻苦於找不到太好的理由進行抨擊。SE爲了照顧衛道士的感受,在遊戲發售前夕將STEAM國區《尼爾:機械紀元》的售價從原本199元閃電提高到了412元(多出來的213元也被掏錢慢了一步的玩家們嘲諷是2B小姐姐正式“出臺”的價格)。

如此一來,已經習慣了STEAM平臺物美價廉、打折剁手的玩家們突然就找到藉口噴了:本來說好一直開開心心玩耍,怎麼招呼也不打一聲突然就漲價了呢?玩家就是上帝,你SE和上帝談錢不覺得自己很庸俗嗎?

STEAM國區當然不等於低價區,但是這樣的漲幅足以令玩家大爲不爽

似乎是爲了給這份庸俗增添些幸災樂禍的色彩,讓其變得更加俗不可耐,長期在日系遊戲單體支出上所花不菲的主機玩家適時站出來“安慰”自己的階級兄弟們:“這都不叫事兒,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啦”。然而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談國區STEAM要是不扯上點陰謀論和PTSD,都不好意思和基友說咱哥們兒是個獨立獨行的“哈扣兒”(hard core),所以圍繞這次毫無預兆的大幅漲價,也產生了相應的各種“神論”與“抹黑”。

筆者是開遊戲店的,非常清楚400多的遊戲賣起來是什麼感受——兩個字:費勁。國內的玩家經過多年正版遊戲的洗禮,大部分人已經過了被首發衝昏頭腦的階段,買遊戲時無論差不差錢也難免三思而行,419元的《尼爾》雖然遠遠算不上“天價”,但是也足以勸退一波熱情的玩家,在正版本身已經不需要再有任何爭議之後,關於正版遊戲的價格就成爲了玩家們和有意中國市場廠商們必須面對的下一個敏感問題,在歐美廠商大多選擇入鄉隨俗之後,SE似乎想來點不一樣的。

首先提醒爲這件事情感到憤怒的玩家們,從SE事發之後至今一副“無事發生過”的反應來看,起碼在表面上他也沒把這事往心裡去,您也更加犯不上爲了200塊錢漲幅大動肝火,生氣也好,嫌貴也罷,早買晚買都是玩,保持平常心靜觀其變吧

不就是裙底嗎?不就是高冷冰美人嗎?不就是白金祖傳手感嗎?有什麼呀?誰稀罕啊!

一次預先張揚的漲價

“喂,joker,這裡有一個錢串子腦袋遊戲廠商需要你來改心,姓名SE,急,在線等。”

排除梁靜茹參與進來給SE加勇氣BUFF的可能,是什麼讓SE做出如此“想錢想瘋了”的舉動,竟然敢在STEAM國區做出售前無預警大幅漲價之舉呢?從商業角度來看,SE必然是權衡了漲價帶來的增收,中國玩家的怨念,以及相關方面的利益(比如SIE負責的漢化部分就不可能直接拿到PC平臺來用)後最終做出現在這個決定,在這裡除了與SIE紙面上有協議之外,剩下兩條均是關於道義和不確定性。

而且必須說一句冤有頭債有主,筆者認識的一位顧客曾有過在SE工作的經歷,用她的話說,SE的遊戲開發團隊成員在心裡也不太支持公司的一些市場行爲,在他們心中讓更多玩家玩到自己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遊戲纔是這份工作最令人感到驕傲的地方。

說這個也是希望大家不要貿然動用自己消費者的權利去傷及無辜,在SE的計劃裡PC平臺本身也暫時不是《尼爾》的主戰場(預算有限導致無中文,渣優化,條件允許的話建議玩PS4版),之前國內玩家的慷慨確實讓SE有些過度膨脹了,於是露出商人“見利忘義”的醜陋本性,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定下了一個錯誤的價格,開啓了我們現在看到的BAD ENDING。

手遊大廠試水單機遊戲定價策略恐須要做出進一步調整

玩家熱情購買反遭坐地起價,進階爲口誅筆伐V.S冷漠公關,其原因可以歸結爲以下四點:

第一,改價是對國內玩家如今接受能力的一次粗暴試探。412元的“現貨價”對比日本本土和歐美國家沒有超出太多,略貴於PSN港服和PS4中文實體版價格(事件第二天國內某寶商家就把PS4中文版《尼爾》悄悄提價了,國內JS下文再罵,按順序本段先噴SE),SE大概覺得既然主機玩家一直以來對這樣的價格習以爲常,是不是說明中國的遊戲消費者已經具有了與國際接軌的消費能力呢?猜也沒用,乾脆實戰一下吧。

這就涉及到了一箇中國玩家與日本廠商交流的問題,兩者之間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交流,不止一名日本製作人在接受我國媒體採訪時表達過“不瞭解中國玩家喜好”的困惑。這個“不瞭解”是指各種方面,他們既不瞭解我們的玩家對於日本的ACG文化,甚至日本這個國家的瞭解有多麼全面深入,也不瞭解遊戲在我們的文化生活和日常開銷中佔有怎樣的比重。在反感“牆”的存在時我們習慣於單向思考,卻忽略了無論是大中華局域網還是語言障礙,都是雙向的,我們會翻牆出去,不代表人家願意翻牆進來。

所以很多本地化工作都需要有經驗的代理來完成,PS4方面SIE會做出指導協調,但是國服STEAM顯然沒有SIE這樣的引路人,僅憑SE很難做到因地制宜。SE當然知道提價會讓消費者不爽,但是一來他不熟悉中國物價,二來假如他把中國的消費者都想象成旅日遊客的話,沒準還覺得自己“良心”呢?錯進錯出之下,摩擦也就在所難免。

港服PSN的價格

第二,相當一部分日系遊戲本來就不便宜,光榮的歷史系列,財團B那一堆動漫改編作,萌豚御N家等等,各種開發成本遠低於歐美3A遊戲的日系遊戲都有着4A甚至5A級別的定價,銷量少是原因之一,所以要儘可能在有限受衆中榨取最大利潤。《尼爾》本身也是骨骼清奇,賣點你我都懂的,這讓SE把玩家對2B的忠誠度當做了漲價籌碼。

第三,《尼爾:機械紀元》起碼牢固到至今未被破解,有9S做護花使者,意氣用事的玩家無法攜“3大媽版”迫使2B小姐姐就範,更何況玩盜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讓不理解進一步加劇。

儘管國內steam玩家炸了,但是目前爲止SE仍然未作迴應

第四,則是從大環境上看,近年來廠商們在推廣數字版遊戲的進程上成果顯著,一些主機遊戲的數字版銷量也漸漸接近甚至超越實體版。儘管嘴上不說,但是遊戲廠商天然痛恨二手遊戲交易是不爭的事實(或者換個客氣的說法:沒有廠商會去鼓勵玩家交易二手)。爲了讓更多玩家選擇廠商利潤更加豐厚的數字版,廠商有時會在數字版上給出更優惠的價格,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曾經長期被盜版佔據的市場,更需要做出價格上的讓利來引導更多玩家“轉正”。

習慣成自然,當正版玩家數量越來越多,消費能力也越來越強之後,廠商便在“合適”的時間露出自己鋒利的牙齒,“道義方兩旁,利字擺中間”,這一口或早或晚總會咬下來的。尤其是當SE看到《尼爾》意外成爲在淡季中引領話題爆款遊戲時,對於那些想玩該作但沒有PS4,又不想等下去的玩家來說,412元雖然過分,但也確實沒得選。網紅來去皆匆匆,此時不賺更待何時?

玩家與JS的博弈

“188XXXXXXXX”。

這個手機號是我所在市場裡順豐快遞小哥的Number,一般情況下我不會催他,二般情況下爲了節省成本我也不發順豐。但是像五一節假日前PS4《尼爾》中文版首發這種火燒眉毛的時候必須保證第一時間到貨,否則從單位或學校歷經工作與學業磨難終於實現勝利大逃亡的顧客們倘若在假期初夜拿不到自己喜歡的遊戲盤,他們就又該去下數字版了——我店裡大部分玩家顧客特點是在遊戲價格上不太較真,但是第一時間要是不能把遊戲交到他們手上就不行。所以28日下午,我在店裡一邊玩着《馬里奧賽車8》打發焦躁的心情,一邊時刻關注着物流信息,並給上面那個號碼的主人打了好幾通電話催促“到了之後務必先給我拿上來,着急”。我也知道年輕人出來做事不容易,這裡默默對快遞員說聲辛苦了。

“還沒到貨?數字版走起”

無論是“真飯”還是衝昏頭腦湊熱鬧的路人,第一時間拿到遊戲都被當做一件大事,一些老玩家較多的論壇至今仍然有類似“首發到貨爆照貼”,每逢大作當天,往往都異常熱鬧,我自己也經歷過不少大作首發在我這個巴掌大的小店裡爆發出金錢與熱愛的味道。然而此番境況如今已不多見,如今不止是PC玩家,主機玩家也越來越多地把數字版作爲自己的首選。

作爲一個商家,我從開店第一天就有一個覺悟:假如經營狀況順利,在社會穩定和諧的大前提下,我會一直堅持到實體遊戲,甚至實體主機滅絕那一天。諸位看官無需感慨我這自作多情的小本生意人堅守“覺悟”不易,請廣大人民羣衆放心,直到棺材蓋上蓋子那一天之前,JS們都不會放過你們的。實體版之後,數字版市場也將成爲廠商必爭之地,從這一點上看,《尼爾》趕首發在STEAM平臺全場提價,和某寶JS趁話題遊戲的高期待度炒價格沒什麼區別

遊戲內外,《尼爾:機械紀元》堪稱營銷典範,無論好的方面還是壞的方面

國內因爲主機市場始終不健全,玩家與JS的鬥智鬥勇(JS和管理部門也鬥智鬥勇,這裡就先不展開了)由來已久,PS3時代開啓的“轉正運動”帶來了國內市場上第一波銷售正版實體遊戲軟件的黃金商機,第二波則是越來越多熱門遊戲有了官方中文,兩者合在一起,爲正版市場提供了精神和物質保證。前幾年數字版還不流行,JS帶節奏帶到最缺德的時候,商家們常用的伎倆就是提前開啓預售,先收取玩家訂金(普遍是50元,也有收全額的),然後如果遊戲臨近發售媒體好評如潮,玩家期待度直線上升,那麼到當天到貨時,一些JS就會選擇退掉訂金(“我這裡遊戲沒拿到貨,您點退款吧”),然後把現貨大幅漲價。

具體例子很多,比如PS3上幾乎每一款有中文的首發大作,PSV的《P4G》,3DS的《怪物獵人3Gtri》等等,從那個時代過來的玩家都會有相關記憶。而應對手段就是到各大論壇曝光JS店鋪名,或者等收到貨之後給差評(這個方法如今已經被STEAM用戶玩得爐火純青)。

這種漲價背後和香港地區供貨商飢餓銷售,本地商家渠道不健全,市場供不應求等客觀因素相關,但是根本原因毫無疑問還是JS“貪財”,這個就和SE對《尼爾》的坐地起價是一個道理,絕逼是沒得洗的。區別只在於玩家用自己漸漸養成購買數字版習慣的方式狠狠教訓了(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貪圖眼前利益的JS,讓“預定不加價,當天現貨發出”已經成了新的江湖守則。

自古沒有花錢的不是,但是花多花少往往存在區別,SE這一回動歪腦筋雖然吃相很差,但是透露出來的想法卻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當真正的源頭供貨商——遊戲廠商——帶頭耍流氓的時候,玩家又一次感到束手無策。

冷靜與憤怒——市場,錢,愛好者

在如何做一個“經濟適用型”玩家這個問題上,主機玩家和PC玩家各有百寶,前者可以通過交易掉一部分遊戲完成二手回血,後者則有國區STEAM這個天然良港儲備自己多年收藏,《尼爾》漲價除了SE對消費者毫無誠意可言的惡劣表現之外,也讓一部分習慣了國區STEAM良心價的玩家看到了廠商猙獰的一面,一個《尼爾》是小,假如以後其他廠商跟進效仿,那可就大大不妙了。甚至又有好事者拿出企鵝廠之前關於《尼爾》的問卷調查,推測其與SE有染,先在STEAM漲價,然後企鵝廠再引進並低價發行WEGAME版,從根本上動搖原教義玩家的忠誠。說真的此腦洞雖然算不上離譜,但是距離“明天來企鵝廠上班”還是差了一點火候。

低價是STEAM國區的一個重要標籤,《GTA5》等3A遊戲的首發售價都帶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對比主機玩家形成了“一國兩價”的優勢,也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STEAM各種大大小小的限時折扣也成爲了平日裡玩家們樂於消費的黃金時間,形成了“看着不錯,等打折+1”的普遍共識。

此次這個“+1”恐怕要被不少玩家無限期延後了

玩家們對於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的,這和錢多錢少關係不大,而是一種正常的消費者心理。PC玩家如此,主機玩家也一樣,新作佳作炒價格時不急於出手,價格穩定後則要繼續觀望,雖然被同好調侃“三百多塊錢的塑料片玩出了股票和期貨的味道”,但是掏錢時依然三思而後行,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是獨佔嗎?買了之後我有時間玩嗎?有二手嗎?三板斧過後,往往冷靜許多。

主機顧客買遊戲相對最痛快的時點,就是買主機的時候,因爲那個時候因爲心情好會放鬆價格警惕,跟機遊戲也必然是自己最想玩的,主機買了之後,一部分人就會加入“二手”大軍,併產生一種“買新遊戲比較虧”的感悟,別說PC上如今412元的《尼爾》了,就是350元的PS4版,也十有八九掙不到這部分玩家的錢。他們不是不玩,而是等二手價格穩定再出手,玩完再賣,這部分玩家的數量在整個主機玩家隊伍中的比重,正變得越來越大的,也是一些廠商代表口中“需要進行二次教育”的主要羣體。

探討商業公司有沒有良心,或者言業界良心必稱波蘭人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買斷制遊戲裡越來越多的內購和DLC已經說明了廠商對於遊戲價格現狀的不知足,在《尼爾》之前《黑暗之魂3》也有過開售漲價的歷史,預售有優惠,先買先得也是很多商家常用的營銷伎倆。市場在發展,但是不保證一定是向着對玩家越來越有利的方向,尤其是在我們這個選擇空間本來就有限的國度更是如此。

《尼爾》漲價風波中也有主機玩家安慰友軍“我們一直花的都是這個價兒”,殊不知有些玩家之所以遲遲不選擇主機就是因爲不想花“這個價兒”,漲價後的《尼爾》等於是把這部分玩家又逼向了不久前才擺脫的“盜版深淵”,“廠商坑逼,活該有盜版”的刺耳聲音再次出現於耳邊,213塊錢就這樣不偏不倚地踩到了國內單機遊戲市場脆弱的脈搏,然後就這樣前進並倒退着。

身着2B身着《尼爾》一代“服裝”的官宣圖,一代的時候很多玩家都是在X360上玩的盜版

結語:

中國玩家並不難伺候,一視同仁的遊戲質量,快捷便利的支付渠道,再加上點因地制宜的宣傳手段,廠商就能把錢賺到。但是當廠商想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用更高的價格賺更多錢的時候,就會看到咱們中國玩家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一面:貴,可以,但是要貴的有道理。不然,我們也不講理。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