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罪不記點不檢舉 交通部挨批「前功盡棄」、前參事嘆:倒退嚕

車輛停讓行人示意圖。(蔡亞樺攝)

行政院會7日通過10項1200元以下罰鍰的違規不開放檢舉、記點修正草案,民間團體出現強烈反彈聲浪,學者批評交通部前功盡棄,並點出交通事故死傷衆多的關鍵在於臺灣人普遍「自私自利」,缺乏「不製造別人麻煩」的美德,道安紀錄不佳的關鍵在此。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羅孝賢今(8)日在臉書以「父子騎驢前功盡棄」爲題發表文章,文中質疑何謂「道路改善與配套不完備」?臺灣人普遍「自私自利」,缺乏「不製造別人麻煩」的美德,道安紀錄不佳的關鍵在此,任意違停、並排停車甚至停在行穿線上,只爲自己方便,造成別人不確定的危險,是「微罪」?

羅孝賢提到,他導護多年,爲了路口違規停車、並排停車,苦口婆心勸離,得到的反應多半是「只停一下去買個早餐,計較什麼」,甚至惡言相向。沒有絲毫內省能力。用騎機車的心態開車、停車,違停還要佔「三角窗」,這是臺灣的日常,跟道路設施與配套不完善有什麼關係?

羅孝賢也質疑,「微罪」是用罰鍰金額來界定嗎?不是有道安平臺?用事故態樣分析來區分違規風險大小不是更貼近「安全」嗎?教育才是根本。臺灣人要覺知「不製造別人麻煩」的美德,身體奉行,交通安全才有機會提升。

羅孝賢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計,但「執法是最好的社會教育」,「行人地獄」在將近一年的嚴格執法下,已有明顯成效,不能輕易放棄。不開放檢舉,配套是什麼?警力不足,科技執法可否補足?罰鍰收入就拿來科技執法,不爲「搶錢」,科技執法的嚇阻違規效果不比「見警率」差。

他強調,在交通環境中學會尊重別人,不製造別人的麻煩,纔是安全關鍵,更是根本。有不少網友表達認同,交通部前參事、現任臺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也留言感嘆「倒退嚕」,表示微罪不應用1200元來切分,闖紅燈逕舉不記點,這麼大的違規沒記點,真的很不okay,臺北市前天一件違規並排A1,並排不記點,好難解釋這行爲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