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塞中鐵桿友誼注入新活力”

5月7日,在赴貝爾格萊德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塞爾維亞《政治報》發表題爲《讓鐵桿友誼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塞始終是真朋友、好夥伴。我們的鐵桿友誼歷久彌堅,樹立了國家和人民交往的典範。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塞爾維亞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爲共譜國家發展振興新篇、共建新時代塞中命運共同體指明方向,爲塞中鐵桿友誼注入新活力。

“充分體現出塞中兩國關係的高水平”

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時隔8年再次訪問塞爾維亞,對中塞關係提質升級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8年前訪問塞爾維亞的美好情景仍然歷歷在目,8年來雙方緊密合作已經取得豐碩成果。

“習近平主席再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充分體現出塞中兩國關係的高水平。”塞爾維亞國民議會副議長瑪麗娜·拉古什表示,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強調“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我們要加強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的協調和配合,共同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塞中兩國在國際事務中持續緊密合作有利於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

“《政治報》時隔8年再次刊登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這是莫大的榮幸。”塞爾維亞《政治報》總編輯馬爾科·阿爾布諾維奇表示,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爲塞爾維亞讀者提供了一次瞭解中國的重要契機。“毫無疑問,這篇文章將在塞爾維亞引發廣泛共鳴。”

“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意義深遠,爲塞中鐵桿友誼注入新活力。”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平等世界論壇主席、前資深外交官日瓦丁·約萬諾維奇表示,塞中兩國雖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始終心手相連,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塞中始終是真朋友、好夥伴。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亞歷山大·米蒂奇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了堅持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互幫互助、互學互鑑的兩國合作方向。“相信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將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塞中合作,讓塞中友好薪火相傳。”

“塞中合作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表示,中塞長期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充分表明,兩國關係不斷深化發展順應歷史潮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有利於雙方共同進步。

“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提到河鋼斯梅戴雷沃鋼廠,我感到特別激動。”河鋼斯梅戴雷沃鋼廠首席運營官弗拉丹·米哈伊洛維奇說,日前鋼廠30名塞籍職工代表致信習近平主席,介紹鋼廠發展近況及對當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貢獻,表達對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和促成該項目的感激之情。“我們非常期待習近平主席的訪問,這是塞爾維亞人民的一件大喜事。”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中塞要深入挖掘互利合作潛力,落實好共建‘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我從中感受到塞中合作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博揚·拉利奇表示,習近平主席此訪將進一步加深塞爾維亞人民與中國人民的鐵桿友誼,加強雙方各領域合作,引領兩國共同實現發展繁榮。

匈塞鐵路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塞爾維亞鐵路公關部部長斯坦尼薩夫列維奇說,匈塞鐵路項目對塞爾維亞發展意義重大,爲塞爾維亞民衆帶來了福祉。“我們堅信塞中雙方在鐵路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將不斷深化,兩國人民之間的鐵桿友誼也將持續鞏固發展。”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主任卡塔琳娜·扎基奇認爲,近年來,塞中務實合作發展迅速,合作的廣泛性和多樣性讓人印象深刻。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和產能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中資企業在塞爾維亞投資興業,對塞爾維亞經貿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爲兩國和兩國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願同塞爾維亞朋友一道,不忘初心、攜手進步,共譜國家發展振興新篇,共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共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令人倍感振奮。”塞爾維亞亞洲問題研究所所長德拉加娜·米特羅維奇表示,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向塞爾維亞人民傳遞了有力、友好的信息,“期待塞中雙方共同努力,爲兩國和兩國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體現了塞中兩國的深厚友好感情。”塞爾維亞著名電影製作人米利科·日沃伊諾維奇長期致力於推動塞中友好事業發展。他表示,習近平主席此訪將爲深化兩國傳統友好、推動雙邊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提供重要推動力。塞爾維亞和中國始終真誠相待,不僅爲兩國共同美好的未來打下基礎,也爲當代國際關係提供了借鑑。

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中文教師志願者約萬娜說:“學習漢語、瞭解中國文化正成爲越來越多塞爾維亞人的選擇。習近平主席此訪將推動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更加頻繁,兩國人民將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塞爾維亞《政治報》高級協調員佐麗卡·卡拉諾維奇表示,媒體交流有助於促進兩國民心相通,“我們一直關注中國相關報道,期待以此訪爲契機,不斷加深與中國媒體同行交流互鑑”。

“習近平主席2016年訪問塞爾維亞時,我剛上大學,現在我正在攻讀博士。”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塞爾維亞籍留學生菲利蒲·菲利波維奇表示,8年來,他見證了塞中兩國在文化、教育、青年等領域交流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受到塞中鐵桿友誼的時代價值。“作爲新時代青年,我將努力用自己所長,不斷增進兩國相互交流與理解,爲傳承發揚塞中鐵桿友誼貢獻青春力量,擔負起共建新時代塞中命運共同體的光榮使命。”

(本報貝爾格萊德5月7日電 記者張志文、任彥、謝亞宏、王海林、王迪、沈小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8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