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出養國家介入 由地方政府評估

「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臺」成立1年,基隆市長謝國樑(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臺北市長蔣萬安及桃園市長張善政15日針對虐童案,提出「兒童保護7+1」政策,呼籲中央和地方一起落實計劃。(趙雙傑攝)

1歲童「剴剴」出生於脆弱家庭,因外婆無經濟能力,被安排出養,卻遭兒童福利聯盟媒合的保母虐死。爲避免悲劇重演,衛福部15日檢討會議決定,出養須由國家介入,未來兒童出養不再由民團評估,交由地方政府處理;保母收託家外安置兒童,不再只由民團做家訪,政府也會派訪員進行,同時研議提高收託訪視頻率。新北、臺北市政府及兒盟10日內須提出檢討報告,衛福部下週一將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專案報告會議結果。

要求雙北及兒盟 10日內提檢討報告

衛福部15日召集兒盟、新北、臺北市政府及專家學者進行檢討會議,並提出8大精進作爲。由於外界高度關注此案有無出養必要?出養前有無提供原生家庭充足的支持?因此會議首要即是檢討出養機制。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一個孩子該被出養,還是留在原生家庭,應該慎重評估,現行規定由民間團體進行出養必要性評估,但未規定地方政府不能做,導致各縣市做法不一。目前全國待出養的3歲以下兒童共177人,鑑於「剴剴」事件,未來出養改由地方政府進行,以符合《兒童權利公約》,原生家庭若沒有能力,就要提供支持,地方錢不夠,中央也會協助。

加強社會安全網、兒童醫療網合作

另針對保母收託家外安置的兒童,張美美表示,未來不再只由民團做家訪,政府也會派訪員進行;現行規定,初次收託者,1年內訪視4次,收託1年以上者,每年訪視2次,衛福部將盡速邀集地方政府,研議提高訪視頻率,並訂定相關指引,不必等托育專法立法,4月底前就先提出訪視原則。

至於保護個案則明定由保護單位主責,脆弱家庭由社福中心主責,涉及跨縣市分工,如有爭議,由中央協助釐清,今年中央與地方將共同合作,提高專業人員的辨識知能,將兒保納入常態性教育訓練,提升各界的敏感度。

爲幫助幼兒能有多一道把關,衛福部也宣佈加強社會安全網、兒童醫療網的合作,已由政府安置的3歲以下兒童,無須取得家長同意書,衛生局應爲其指定專責醫師,一旦多次聯絡不上家長,醫院就會馬上通報社會安全網,由社工體系進行追蹤。

藍批踢皮球 薛瑞元稱衛福部沒卸責

對於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衛福部長薛瑞元踢皮球心態,是讓幼童失去生命的主因。薛瑞元表示,「我沒有說衛福部一定沒有問題,有些事情是長期累積下來,在社會體系的陳年問題」。社會局要管的事情很多,分工非常細,此次的案子牽涉到收出養又和家庭托育有關,辦理的是不同單位,兒少保護又是另一個單位處理。

「人都死了,當然是重大兒虐」,薛瑞元說,社會局要決定哪個單位主責開檢討會議,而不是請示中央。如非重大兒虐,有另一個處理模式,但面對重大兒虐,社會局必須決定由誰主責,每個都跑不掉,才需要共同開會,看看流程哪裡有問題、哪裡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