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氣球的教訓 防颱海意外衝突
社評
拜登總統派F-22戰鬥機擊落在美國上空飄浮6天的大陸氣球,大陸外交部嚴詞批評美方反應過度,原本就脆弱的美中關係雪上加霜,國務卿布林肯被迫延後訪中行程,美中喪失了改善關係的良機。此一事件驗證了拜登總統的理論:美中關係最大威脅不是來自故意發起的戰爭行爲,而是因誤判、意外升高導致災難性衝突。對臺灣而言,如何防範臺海爆發意外衝突,更是事關存亡的頭等大事。
氣球誤判 凸顯護欄更重要
外交誤判與意外主要肇因於:高估自己實力,低估對手能量;無法精確掌握、洞察形勢;以及國內政治過度干預,這些變數往往導致非理性行爲,衝突風險隨之升高。大陸外交部強調是意外事件,美國則認定是大膽、輕率的入侵領空行爲,在美中關係最敏感時機,無論是意外、疏失或誤判、都有可能造成外交危機,各方必須嚴防。
去年11月拜習首度實體會談,達成了負責任管理戰略競爭的共識,和平共存是雙方的共同目標,代表了兩人都無意開啓戰端。除了原則性宣示,拜習會最重要實質成果,是確定布林肯於今年初訪問大陸,這將是美國最高外交官自2018年以來首度訪中,具體落實拜習會成果,當時各界普遍樂觀認爲,美中關係將漸趨穩定。
拜習會後,由於臺灣問題、烏克蘭戰爭,及美國加強對中共的貿易投資與高科技管制,美中關係雖未明顯降溫,但美中都體認布林肯訪問意義重大,是改善關係的最佳機會。習近平需要美中關係回穩,以專注於重振經濟及處理解除新冠肺炎清零政策後的內部問題,決定親自與布林肯會面;美方則希望透過訪問爲美中關係打底,並探討美國關切的廣泛議題,同時凸顯維持溝通管道暢通的重要性。
美國國防部原本評估中共氣球並不構成國安威脅,其偵測能力也不會超過間諜衛星,甚至不是第一次發生,但最後仍奉命予以擊落。也有人質疑,因爲一顆氣球就延後布林肯訪問是否反應過當?以及既然強調高層互動重要性,爲何取消訪問?但從國際政治、美中雙邊關係及國內政治等層面分析,明知取消布林肯訪問大陸並不符合美國最大利益,但拜登政府不得不爲。
美中摩擦 臺灣莫禍從口出
布林肯表示,中共明顯侵犯美國主權及違反國際法,是「不負責任、不能接受」的行爲,也破壞了有利於實質訪問的條件;其次,美國必須向中共與國際社會傳達堅定訊息,美國不是衰退的強權,經濟也未陷入困境,絕不會允許中共任意挑釁。但更關鍵理由是,美國國內政治的作用,共和黨領袖如前總統川普、前國務卿蓬佩奧、衆議院議長麥卡錫立即掌握難得的機會,紛紛要求立即擊落氣球,嚴詞批判拜登對中國軟弱,纔會讓中共大膽衝撞美國。
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拜登只能宣佈延後布林肯訪問,下令國防部採取行動。華府、特別是國會原本就瀰漫反中氣氛,氣球事件必然助長氣焰,美國的外交決策將更陷入國內反中政治漩渦,成爲美中關係的障礙。
氣球事件來得突然,要修補所造成的傷害,困難重重,所幸美中仍能維持高層溝通,風暴並未完全失控。美方只是延後,而非取消布林肯的訪問,也無意採取進一步報復行動。
大陸外交部雖然對美國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但王毅在與布林肯通話時仍強調,美中要「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防止事件繼續惡化,甚至導致衝突,仍是雙方最根本原則。
當世界各國都還在冷靜觀察美中如何處理當前危機之際,我外交部卻譴責中共違反國際法,侵犯美國領空及主權,主動跳入強權爭端之中,除了向美國表態,刷存在感之外,只是徒增兩岸敵意。要知道,美中關係愈不穩定,臺海風險愈高,氣球事件若發生在臺海,後果實難想像。民進黨政府應糾正外交部錯誤行爲,並以善意與大陸互動,以降低臺海意外衝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