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不是寓言

社評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託騰伯格警告,「今天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明天有可能發生在臺灣」;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警示,「臺灣危機是最重大風險」。在這個脈絡之下,「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絕非穿鑿附會,而是各方應努力避免的潛在威脅,但民進黨認爲這是「錯假消息」,不肯面對。

民進黨不肯面對危機

2年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曾引發同樣討論,當時蔡英文總統駁斥,臺灣有「海峽天險、地緣戰略地位及不斷提升的防衛意志和戰力」,不能類比;去年中東無預警爆發第二場戰爭,慘烈程度不亞於俄烏戰爭,全球地緣政治緊張,戰爭風險升溫。隨着臺灣與美國的總統大選,內部政治情勢及全球地緣政治都會產生結構性變化,臺灣「烏克蘭化」風險可能更高。

史託騰伯格訪問華盛頓,在與國務卿布林肯的聯合記者會,及在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演說,都以「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爲主訴求,他當然不是鼓吹美國加強對臺灣的援助,而是藉着臺海安全喚起美國加強對烏克蘭的援助,這也凸顯美國對烏克蘭的「彈性疲乏」現象。

歐盟日前通過繼續援助烏克蘭540億美元,但由於共和黨主導的衆議院強力阻擋,拜登政府110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與以色列的法案很難過關。號稱1天就可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川普若重返白宮,將使俄羅斯總統普丁更爲大膽,對歐洲則意味混亂、威脅、災難。在強大壓力之下,史託騰伯格不惜得罪中共,指西方國家繼續支持烏克蘭極爲重要,否則包括中國在內的威權國家領導人將從普丁獲取靈感,更傾向於使用武力,「今天是烏克蘭,明天就可能是臺灣」。

以現況而言,臺海形勢相對穩定,軍事衝突並非迫在眉睫,蘇利文在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協會」的「美中關係展望」專題演說中指出,在華盛頓、北京與臺北共同努力減少錯誤溝通與判斷之下,臺海未發生任何重大事件,臺灣歷史性總統選舉順利完成。這在2022年8月裴洛西訪臺引發大陸大規模軍演後,曾是難以想像之事。

但蘇利文警告,衝突風險依然存在,必須透過加強外交及威懾來防範。他說,由於中共在臺灣附近海域及空域持續升高軍事行動,臺海的危機是最重大的風險,「密集外交」也更形重要。毫無疑問,美中加強溝通管道,負責任管理戰略競爭,避免誤解、誤判與意外,甚至共管臺灣問題風險都有助於穩定臺海情勢;拜登本人4度公開表示,若中共對臺使用武力,美國將軍事幹預更被視爲是嚇阻中共的最有效保證。

川普復出對臺灣不利

美中在臺灣問題上的利益與目標迥異,中共終極目標是統一,美國則是維持現狀,甚至以「臺灣牌」箝制中共擴張,摩擦與意外難以避免。臺灣總統選舉雖和平落幕,但諾魯與臺灣斷交、大陸取消M503航線自北向南飛偏置作爲,種種「灰色地帶衝突」接踵而來,臺海緊張情勢並未舒緩,而美國今年的總統大選更是臺海安全形勢難以預測的變數。

各方已開始熱烈討論,若川普捲土重來對臺海形勢的衝擊。川普不在乎「筆尖大」的臺灣,是他執政時華府公開的秘密,他最近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更指責臺灣半導體搶走美國人的工作機會,並拒絕對是否防衛臺灣表態,川普復出對臺灣不利。

史託騰伯格在華府大談烏克蘭問題與中共威脅,主要的關切就是美國對烏克蘭及北約的立場可能因川普而轉變,假如連歐盟與北約都有此憂慮,完全依附美國保護傘的臺灣必將面臨更嚴峻挑戰,民進黨主政不但看不到潛在危機,對於M503航線等立即問題除了怒罵外,完全束手無策。

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不是政治寓言,而是臺灣揮不去的戰爭陰影,北約已採取預防性外交作爲,美國對中共也有密集外交,臺灣呢?只會爲選舉利益一味粉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