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新工種接棒送餐

外送新工種接棒送餐圖╱路透

大陸兩大外送平臺比較小檔案

大陸正不斷「優化」外送的產業型態,讓當地黃藍騎士更可愛、也更效率了。

當前臺灣充斥著名爲「吳伯毅」與「傅潘達」的騎士,小黑與小粉紅不斷穿梭在街道大樓之間,大家習以爲常。不過可以想像一下,有天路上看到的小粉紅長出熊貓耳朵,又或是爬上大樓送餐的是一位沒穿外送制服的陌生大叔,這對整個業態會有什麼影響?

上述情況正是外送發展最久、最成熟的大陸市場當前出現業界變革對外送平臺來說,要如何行銷、擴大且維持用戶基數是永遠的課題,而對外送騎士來說,如何快速、有效率的接下且完成更多的訂單是生財重點。

美團袋鼠耳朵掀熱潮

在行銷方面,大陸外送巨頭美團的一次誤打誤撞,快速炒起了市場熱度綜合陸媒說法,事件起於美團自2018年會在每年7月17日騎士節等節日送內部騎士、全職騎士企業代表吉祥物黃色袋鼠耳朵,可以裝置安全帽上,隨着越來越多雙耳朵在大陸街上送餐的賣萌舉動,在近期引發了大陸民衆的熱切討論,有人指定要袋鼠耳朵騎士負責送餐,也有人專程加入美團外送只爲了拿到一雙耳朵。

耳朵成功炒起話題,美團打鐵趁熱,直接將耳朵拿來當成周邊商品販賣,藉由更多耳朵在路上跑,達到自身品牌曝光的成效。

同時,大陸另一家外送巨頭餓了麼跟上這股耳朵風潮,雖然沒有像美團一樣有讓外界熟悉的動物吉祥物,但或許是考量到自身的藍色制服,餓了麼選擇在安全帽上放上竹蜻蜓,且還按照騎士等級推出不同顏色,例如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騎士,可獲得金色竹蜻蜓。

不過對騎士來說,頂上裝扮畢竟只是一種趣味,真正要追求的還是如何接下更多單賺錢,爲追求效率,近期就有人發現,外送騎士到達送餐點附近時,將餐點交給其他大媽上樓買家

這是大陸騎士想出二次發包的方式,騎到定點後將餐點給常駐那個區域的民衆,讓他們按訂單抽成,減少自己上下機車、上下樓的送餐時間。

中新網指出,這種外送「新工種」的出現,除了騎士追求快速外,有時則因辦公大樓女性宿舍場所騎士不一定進得去,點餐的單數又多,所以就直接請大樓清潔員等兼職,以每單抽傭的模式合作送餐。

餐點多手轉換 衛生堪憂

由於辦公區中午人潮車潮衆多,加上有時搭乘電梯耗時良多,如果需要上下樓移動的話接力外送確實是更好的選擇。但另一方面這也是遊走灰色地帶的方式,餐點經過多手轉換才送達至用戶手上,平臺無法直接監督這些外包的送餐者,用戶可能也會產生衛生疑慮,整個接力送餐的流程可能還需要一些改良措施

雖是一些行銷與騎士送單的小改變,但反映出當前全球盛行的線上外送模式仍有不少改良空間,例如無人化、環保化等大議題也都是發展方向之一,整個產業型態在未來可望還會逐漸改變。